说课,通俗地说就是阐述“教学什么、为什么教学、怎么教学”及其理据的问题。其目的在于通过说和听,互相交流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完善教学,共同提高。
在日常教学中,说课经常被用在教研组备课、教学研讨、教师基本功竞赛、教师招聘、新教师上岗等教学、教研、竞赛之类的活动中。它能够凸显出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同时具有省时、高效、易操作、针对性强、便于多层面交流的特点。深入开展说课活动,对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如何进行说课呢?
一、说课“说什么”
(一)说教学思想
说教学思想即执教者说清在语文教学中所坚持的一个或几个基本的教学观点或教学指导思想。说课中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是说课深层次性的重要标志。因此,说课不可忽视说教学思想。
教师在语文课中所坚持的教学思想,既可能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也可能是语文教学法、心理学、教育学中的某个观念;既可能是引用某句教育名言,也可能是说课者在日常教学中自己感悟出来的;既可能是说课者根据课文特点和当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出的,也可能是说课者在对要说的课进行理论分析后产生的。不管哪种情况,在说课中应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如,有的教师把新课标中“积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当作自己的指导思想,有的教师把自己总结的“辨词析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当作上课的指导思想,等等。
说课中教学思想的体现,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说明和阐释,但更主要的则是通过对教学诸要素的系统分析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安排来显现的,我们反对那种单纯为展现教学思想而脱离实际、牵强附会的形式主义做法。有的教师在说课时口口声声讲坚持了什么什么理念,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却没有相关内容的介绍与展示,那么,这样的理念介绍就是空洞的说教。
(二)说教学内容
说教学内容即说“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的理论依据,是说课必说的内容。理解和把握教材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后续教学活动的基点。要说清楚教师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一般包括说教材内容、说文本内容和说教学内容。
1.说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是教科书的编写者对文本教学化处理的结果。通常要说出所教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介绍该课教材编者的意图和编排特色。包括课文题目,属于第几册、第几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承启及联系,本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主要作用以及对其将来的学习还会产生什么影响等。
2.说文本内容
要解说所教课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即对所教课文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有时还要简单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文本分析建立在执教者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说出对课文的独立见解。教师要注意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与文本对话,以普通读者的身份与文本对话,以作者的身份与文本对话,以学生的身份和文本对话,以教师的身份与文本对话,通过多角度、多需求、多层面的对话,正确把握文本内容。
3.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内容、教材内容的重新建构。说教学内容重在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有时还要说出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重难点确定后,可简单指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还可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说课。
说教学内容时,说课者应尽最大努力来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以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对教材的驾驭分配能力,力求做到既要说得准确,又要说出特色;既要说出共性,也要说出个性。另外,说内容时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多说,也可少说,可按上面介绍的顺序说,也可打破顺序说。例如《安塞腰鼓》的教学内容: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编了《社戏》《安塞腰鼓》《观舞记》《竹影》《口技》等几篇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宣泄与活力,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本文语言特色鲜明,大量运用短句和排比、反复手法,适宜重点品味。七年级的学生对待事物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需要教师进一步引领。依据本课内容及学生学习能力情况,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如下。教学重点: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精读重点句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即说“教学目标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的理论依据,是说课的重要内容。
说教学目标要做到正确、具体、全面。“正确”是指要依据新课标及语文教材的要求来说,要结合课文在教材体系中所占的位置来说,体现语文课程特点,体现本篇课文的特点,并注意从学生角度表述。“具体”是指明确规定出具体指标,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和课后检查,切忌把教学目标说得“放之四海而皆准”。“全面”是指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避免局限在某一个维度。要正确认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统一,三维目标在过程中统一。在任何一个显性领域中,都有隐性的目标维度存在。如说《雾凇》的教学目标: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神奇的景象,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欣赏、尝试合作探究的极好凭借。小学中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对美的、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乐于感受,乐于探究,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且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研究能力。
针对教材特点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为本课制定了下列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体会雾凇景象之趣,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弄清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语言实践中品味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在实际的说课过程中,“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既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合为一项,统称为“说教材”。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方法即说明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理论依据。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极为重要。
说课者要说清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应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重点、要点,并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要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陈述所选用的教学方法,避免缺乏针对性的空洞说“法”。
2.说学习方法
说学习方法即说明本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及其理论依据。
“过程和方法”是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说课要重视说学法。说学法一般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以便使所选择的学法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主要是先较系统地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重点是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情感等心理特征,同时还应该包括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学习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说学法,说针对本课内容和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说学法指导要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说《田忌赛马》的学法:
目前所任班级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喜欢语文课,喜欢历史故事,而且思维活跃,善于竞争与合作,善于想象和推测。其中部分学生有较好的朗读水平,能大胆地进行表演性朗读,同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这些都是我们学好课文的有利因素。但不足的是:学生们的理解概括能力不够强,班内困学生也不少,他们不善于思考,不能非常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这也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语文教学中只有在讲读课中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加以运用直至掌握,才会真正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本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读”、“摆”、“思”、“谈”、“演”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读”让学生找出本文的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突破难点,知道两次比赛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摆”对阵图旨在进一步了解田忌失败和胜利的原因及孙膑的足智多谋;通过“想一想、谈一谈”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知己知彼,深化人物性格特征,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孙膑和齐威王的好友,深化对课文的认识,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教法与学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说教法和说学法要紧密结合。具体说课时,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也可以合在一起说明,还可以针对教法、学法进行专题说课。
(五)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即说“教学过程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学过程”。这是说课的中心环节,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环节,也是说课中占用时间较多的环节。
说教学过程应体现整体性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合理有序,环环相扣,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不仅教学过程内部要协调,还要注意各个说课内容之间的协调。不少教师在说课时,每个说课内容的独立效果很好,但几个内容统一看,却前后自相矛盾。譬如有的教师教学目标说得很明确,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具体措施,使目标架空。我们应注意说课整体的严谨性,使各内容相互协调。说教学过程应和说目标、说内容等协调一致。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说明。目标落实要明确,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少说。
说教学过程,要认清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是掌握语文工具和陶冶思想感情的过程,是独特体验和大量实践的过程,是回归生活、体验情境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开放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要说明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如何体现教学过程的特点。
除了以上说教学思想、说教学内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外,说课还包括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评价,如果是课后说课,要增加说教学反思的内容。
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事理结合,突出理论
说课的显著特点在于说理,说课的理论水平越高,带来的沟通性和共享性就越强,说课的价值就越大,而这恰恰也是长期以来说课中的薄弱环节。要重视理论运用,提高说课层次。当然,理论要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当自然、合理、科学。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实践与理论之间油水分离。要做到说做一致,说课上课统一,不能理论上说的是一套,上课做的是另一套。
(二)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说课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般15~20分钟。说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应简明扼要、主次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体现出教学创新、教学改革的亮点。要对说课内容进行锤炼,削枝强干。一般来说,说课的重点应放到说教学过程上。而且,即使是对教学过程的处理,也不应面面俱到。在说教学过程环节中,应以新授内容为重点,新授内容中以说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重点。
(三)善于创新,彰显特色
高质量的说课设计,在教材处理、教法选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安排等方面往往有独到之处。在说课的诸项环节中,解读教材、确立重难点、设计教学程序等环节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因此,说课者应在这些方面倾注更大的心力,着力展现出彩之处:树立辩证的读解观,突出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重组和优化;建构平台,找准思维异点,激发智慧碰撞;巧妙用法,出其不意突破重点、难点等。
(四)关注学情,预设生成
在说课的过程中,说课者应突出对学情的多种预设。教师对学情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则转换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流程的可行性就越强,说课的实效性也就越高。实实在在关注起学生课堂上变化的学习需求,会使说课内容更具针对性、指向性、现实性。语文教学方案应该留有弹性,说课时,教师要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生成性教学策略,适时地提出生成性问题的创设,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五)借助媒体,增强效果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设计说清楚,有条件的,应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以增强说课效果。教学课件要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谐,不能画蛇添足、喧宾夺主,更不能大相径庭。如有的教师说《紫藤萝瀑布》一课的导语设计时,播放了黛玉葬花的歌曲,显然内容意境上极不协调。色彩运用也要和谐,一般来说,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的对比度应当略大一些。课件内容应展示说课人的说课思路,符合教学实际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