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1年第2期 ID: 134206

[ 鲁立新 文选 ]   

从高考阅卷看语用题复习备考

◇ 鲁立新

  【摘 要】语用题是语文高考试卷的考试题型,笔者从高考语文评卷教师的角度,对该题型的评分细则、命题思路、命题特点以及学生失分的原因等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复习备考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考语文 语用题 评分细则 试题分析 备考策略
  
  有幸参加了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高考阅卷工作的严密、认真、紧张、高效给我感触良多。下面从我所参评的语用题22题的感受来谈谈高三语用题的复习备考。
  一、2010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第22题及评分细则
  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
  这个活动中心A ;
  B 数学活动中心。
  【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简洁、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E。
  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3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3分)
  【评分细则】
  本题包括A、B两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A、B各分三个给分点:准确表述数学活动中心的时空转移(1分),准确表述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1分),全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洁、连贯(1分)。
  【具体说明】
  A处:
  ①准确表述数学活动中心的时空转移:
  这个活动中心17世纪转移到了(转到、转向了、移到、移向……)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时间、空间和转移三点俱全才可给分;其中,时间方面“17世纪”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必须至少出现一个。)
  ②准确表述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
  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
  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出现
  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的形成
  ③全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全句语言准确,语意连贯、没有语法错误。
  B处:
  ①准确表述数学活动中心的时空转移:
  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成为了(成了、变成了、变为……)数学活动中心(时间、空间和转移三点俱全才可给分;其中,时间方面“18世纪”和“大革命影响下”必须至少出现一个。)
  ②准确表述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
  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
  (随着、因为、由于……)蒙日微分几何、蒙日学派的出现(诞生、形成……)
  凭借蒙日的微分几何、蒙日学派
  ③全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
  全句语言准确、语意连贯、没有语法错误。
  注:语法错误指词语使用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例如:
  ﹡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被牛顿微积分与牛顿学派的成就转移到了英国(介词使用不当)
  ﹡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转移到了英国,并在此形成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主谓、述宾搭配不当)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影响下,使法国成为了以蒙日的微分几何,蒙日学派的成就为标志的数学活动中心。(主语残缺)
  ﹡这个活动中心后来受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牛顿的微积分和学派移向了英国。(受……影响,宾语残缺)
  二、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在读懂试题文段后,分析试题的图表,提取、归纳出试题文段空缺处所需要的信息,转换为语句,按照题目要求补充在试题文段的空缺处。
  我们觉得本题除了“参考答案”所说的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简洁、准确的能力外还考查了考生的图表分析,信息的提取、归纳,仿句和图文转换能力。能力层级应该高于E。这与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的第22题类似,不过,题目的指向、说明更为明确,因而比去年的22题容易做些。
  题中“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这句话至关重要。考生既可以通过这句话解读出题中图表是如何转换成文句的信息,又可以从它与A、B两处所在句子的并列关系,去准确填充两处的内容。当然,考生还须解读出A、B两处的句式与之不同,且A与B句式也不相同的隐性要求。A处承接上句“活动中心”是做主语,B处“活动中心”是做宾语,因而也可以说A、B两处是对这句话的高仿句。
  三、样卷示例
  1. 6分样卷
  ①A.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转移到了英国,它的标志是牛顿对微积分的研究及牛顿学派的学术成就。B.其后,受18世纪大革命的影响,加上蒙日对微分几何的贡献和蒙日学派的研究成果,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
  ②A.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时,随着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的形成,转移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B.此后,由于蒙日的微分几何与蒙日学派的诞生,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成为了数学活动中心。
  ③这个活动中心随着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创立,转移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B.到了18世纪,蒙日的微分几何创立、蒙日学派的诞生,标志着受大革命影响的法国成为了数学活动中心。
  2. 5分样卷
  ①A.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转移到了英国,并在此形成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B.在8世纪大革命的影响下,蒙日的微分几何和蒙日学派使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2+3)
  ②A.这个活动中心随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产生,标志者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英国。B.蒙日的微分几何、蒙日学派,标志着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2+3)
  ③A.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因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出现,转移到的英国。B.在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的微分几何和蒙日学派出现,法国成了新的数学活动中心。(3+2)
  【失分分析】
  ①A句画线部分使句意时空颠倒:数学中心先转移到英国,后来才有微积分和牛顿学派的出现。主要原因是考生没能准确解读图表信息。
  ②A句画线部分造成句意重复,结构混乱。
  ③B句画线部分造成句子不连贯,表述不清。
  3. 4分样卷
  ①A.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通过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成就使其转移到英国。B.在18世纪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通过蒙日的微分几何和蒙日学派,体现出已经转移到法国的数学活动中心。(2+2)
  ②A.这个活动中心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随着牛顿学派的建立转移到英国。B.然后18世纪在大革命的影响下,蒙日的微分几何创立了蒙日学派使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2+2)
  【失分分析】
  ①A句“通过……使”造成成分残缺,B句同样且搭配不当。
  ②A句缺失数学成就的信息“牛顿微积分”,B句曲解图表提供的信息。
  4. 3分样卷
  ①A.这个活动中心后来成为牛顿的微积分、牛顿学派的基础从而转到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B.18世纪法国大革命影响下,使法国成为了以蒙日的微分几何、蒙日学派的成就为标志的数学活动中心。(1+2)
  ②A.这个活动中心转移到英国时推动了先进制度的确立,使数学活动的繁荣即牛顿的微积分和牛顿学派。B.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蒙日的微分几何和蒙日学派使大革命的法国成为数学活动中心。(1+2)

从高考阅卷看语用题复习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