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常常遇到的教学难题就是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抒,因此,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悟能力呢?本文从感悟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策略两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作文 感悟能力 兴趣培养 观察能力 方法策略
一、感悟能力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素质教学要求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语文能力。但是,写作同时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智技能活动,其中包含了写作主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个性、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从而构成的一个严密的、多维的结构,在很多关于中学写作技能探讨中,往往只将侧重点放在写作的表层,如教学生怎样背诵优美的文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又如让学生积累成语俗语,以便可以在写作中“出口成章”“妙语连篇”,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基础上,而无真情实感,因此不符合素质教学所推行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周围人和事、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
感悟是指因受到感动而觉悟或醒悟,具体的说,就是指人体的器官受到某种刺激产生心理情绪的波动,这种情绪的波动就会形成情感上的冲动,从而很容易在思维中获得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或者悟出某一种道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调动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发展。在课文教学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运用到作文当中,这样“巧妇”才有“好米之炊”。
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方法策略
1.感悟从观察开始
观察是对认知对象自觉地、有目的地感知。鲁迅先生说过:“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所谓“观察”,“观”就是“看”,“察”就是开动脑筋仔细地“看”,带有调查研究的含义。“观察”,在这里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以及其他一切感受,获得对客观世界、现实生活的认识。事实上,在生活中,谁都会有意无意地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情、景,只不过未必把这种观察当作写作的前提和材料罢了。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了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异彩纷呈的,只要善于观察,随时随处都有写作的素材。事实证明,中学生许多优秀的作文,都是认真精细观察的结果,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观察人生,观察社会,并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让学生有所观才会有所悟,有所见才有所感。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对社会的敏感度,例如,俗话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众都觉得这句话无任何歧义,但是著名作家金天翮在创作《女界钟》时,就提出了国家兴亡,不仅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这一事例说明,如何才能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个人特性与风格,就需要深入观察生活,了解社会,才能有不同的新感悟。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让学生读报看新闻,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知识,同时,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观看《大自然探秘》、《社会与法》、《探索·发现》、《科技之光》、《子午书简》等电视节目。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分析,因为中学生的观察感知活动具有随机性、偶然性、主观性等特点,这就使他们在生活面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在较长时间对众多现象的观察感知中,只能发现一两件可以写作的材料。教师的责任是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观察和感知生活,要把随机的散乱的观察感知活动转变为自觉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认识活动,把平时容易疏忽的角落,注意力容易滑过的地方,在观察感知活动中加以补充和加强。
2.感悟从体验中得以加深
我们再从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它是一个“内化一意化一外化”的构建过程。内化是积累吸收,意化是加工思考,外化是倾吐运用。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所感悟,王充就曾提出过“任耳目——开心意——引效验”的学习过程模式。“任耳目”就是观察,“开心意”就是思考,“引效验”则是指导写实效。因此,以上分析的观察能力,是作为写作教学的导入契机和信息内化的主要手段,而体验则是更深层次的内化方法,是写作的根本前提,它所输入的信息量的大小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意化思考的热情与深度,以及外化输出的效果和质量。所以,在整个写作流程中,体验起着“龙头”的作用,是学生学得知识的基础,获取材料的源泉。
在观察感知中,同志的经验、情绪系统会使对象的某种形态特征或潜在意义得到显露与强化。例如学习了《热爱生命》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课后实践活动,主题是“火车站的一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成志愿服务小组,到火车站为乘客搬运行李,提供开水,维持秩序等工作,然后让小组成员在帮助乘客的同时,多与乘客沟通,理解他们的故事,体验生活的艰辛与坚韧。最后通过社会实践,请与“火车站的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这样,学生就会有事可写,有情可述了。因此,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加深感悟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