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课程资源的意义日渐突显。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目的,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优质高效。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网络课程资源的意义日益突显。在我校网络教育模式成功建立并实施运作的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双重身份,面对新形势,我们也要有新思维——提高课程意识,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应用网络课程资源。因此,我大胆选择了网络教学的尝试。这种新的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宝库和施展手脚的平台,以下就是我对此次网络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网络教学的优势——发挥资源优势,呈现高效课堂
网络课程主要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具有超时空性,超容量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等特点,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教学的超时空性,为语文教学带来灵感,激发兴趣
我选择的课题是《走进荀子以及孔孟荀比较阅读》,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课本中所节选的《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是荀子天命观思想的一个展现。但是仅仅一篇文章和一些浅显的荀子简介难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荀子,难以理解他的为人为文以及思想,而枯燥的文言文讲解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何课堂生动性?网络则解决了我的思想瓶颈。与网络相连的图、文、声、像、动画的集成所创设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增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便在兴趣中展开了。
2.网络教学的超容量性,为语文教学开辟阅读新天地,拓展视野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网络则实现了这一点。因为是孔孟荀比较阅读,我精选了四篇文章放在了学习库中,还遴选了一些荀子的生平事迹、创作过程、思想经历等相关资料。此外,还加入了我制作的课堂检测习题。这么大的阅读容量和检测题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在一堂课中完成。网络的交互性,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增加了学习容量,拓宽了学生视野。
3.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实现语文教学自主学、合作探究
在网络课程中,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课堂上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即让学生自主在网络上搜索孔孟荀相关资料,第二是学生在讨论跟帖环节可以查阅网络上相关评论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很大的促进了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探索欲望。在老师预设问题的前提下,稍加引导,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4.网络教学的潜移性,实现语文教学情感熏陶、人文教育
教育的本质一是塑造人格,二是启迪智慧。语文教育的关键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所以在我的课堂中人文性的话题讨论就体现了这一点。在学案讨论区中,我根据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提前发了一个帖子:请根据药家鑫事件,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课堂上学生讨论、探究并跟帖。学生通过对古代诸子人性思想的咀嚼,对网络上各种渠道的评价的浏览,再进行自己思维的重组,以及老师的点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这一系列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就已经感知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也就是学生自身人文教育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自我的人文教育。
二、网络教学的反思——开放而未放开,主导多于引导
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宝库和施展手脚的平台。然而我在探索和初次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开放绝非放任自由。网络模式教学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开放性,但是开放绝非对学生放任自由,混淆课堂学习与肆意游乐。在学生发帖评帖互动环节,我设计的第一步是,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学案中的问题思考,发帖跟帖。学生的跟帖环节大大激发了他们对于人性的深度思考,大部分同学积极跟帖,同时也在关注其他同学的帖子内容,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却在这时放开手脚游起了网络,此时教师留给学生思考、跟帖的时间却让某些学生钻了空子,开起了小差。甚而有很多学生让网络代替自己思考,把别人评点的内容粘贴过来当做自己的成果,显然收不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效果。怎样做到收放自如、掌控课堂,开放自由却又能体现效率,这是我们将要长期摸索实践的问题。
第二:开放亦须放开。学生跟帖之后的第二步,我认真阅读所有学生的帖子,遴选有深度的帖子,并作出批注,然后与学生共享已选出的帖子。在我读帖选帖的时候,心里实际上已经有一种惯性思维,即选出我认为优秀的帖子。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所选的帖子都带有我的价值判断,而不是学生自己阅读评选的他们认为优秀的帖子;第二点,即我仅仅挑选出态度认真、有思想深度、表达流畅的帖子,但是对于那些粘贴复制、应付了事甚至不回帖的学生却没有做出相应的批评和比较。整个过程仍然以教师设置好的环节进行,仍然由教师主宰课堂的动向,没有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发挥出网络平台的互动优势。
三、网络教学的启示——理念变革,多元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和资源平台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在这里也推进了两种深刻的变革:一,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变革。基于网络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不再可能主宰课堂中的一切,宽松自由的资源环境,开放互动的实践机会,“迫使”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来实现以“资源为中心”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行为深化理念,实践带动教师理念的进一步更新。二,学生学习方式也必发生变革,网络环境开辟了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学生不再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学习途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浏览信息,可以博采众长,百家争鸣。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