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9期 ID: 423116

[ 乔阳 文选 ]   

莱辛《青草在唱歌》文本特点评论

◇ 乔阳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草在唱歌》中女主角玛丽悲剧一生的描述,分析了小说的三个文学特点,分别是倒叙的叙事特点来表达文章的准确性,为语言表达埋下伏笔,这预示着主人公悲剧的结局和整个文章悲凉的基调,这种悲凉是分别由主人公自身和原生家庭带来的,最后的结论是女性在社会中需要自我救赎,正是由于蕴含着这样深刻的思想,该小说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得主。
  关键词:莱辛 《青草在唱歌》 悲剧
  引用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她一生著有很多作品,包括各种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代表作为《金色笔记》,学者普遍认为这时候的莱辛拥有了享誉世界的声誉。莱辛的写作风格包括四种:第一是以非洲为背景,主要宣扬的是自由的题材;第二是以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需要自我寻求精神解放为题材;第三是用寓言等文学形式来表达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同时预言未来的题材;最后是具有现实的叙事风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在莱辛的一生中,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并育有三个孩子,她童年时是跟父母在农场度过的,这段时光成为了她一段非常压抑的回忆。失败的婚姻和压抑的童年成为后来莱辛创作的思考点和切入点,她曾经对她失败的婚姻评论过“如果我不离开,那么那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无论对谁都是最大的伤害,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所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的决定”,这些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88岁的时候,莱辛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全世界多家媒体评论她的“实至名归”,说明她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对人类的悲悯情怀,也成了她作品的标志性基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一、《青草在唱歌》文本概述
  《青草在唱歌》是莱辛的处女作,主要描述女主人公玛丽如何在生活中放弃了自我,最终走向了死亡的不归路。玛丽也曾是一个快乐向上的青年,父亲酗酒,母亲无力改变现状又不停地抱怨,玛丽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最大的梦想就是不要再过跟母亲一样的生活。成年之后,向上的玛丽很努力,终于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是这样的生活就在三十岁时被打破了,在玛丽迫切需要用婚姻来证明自己的时候,一个同样迫切需要婚姻的卑微的农场主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玛丽甚至没有想想婚姻是怎么一回事,就带着愤怒与憧憬走向了乡村。玛丽最初认为她的生活就是在大自然中度假,动用全部积蓄装饰破破烂烂的房间,可是表面的快乐根本不可能给她带来任何安全感。终于,随着日复一日的贫困和无法交流,玛丽一天天走向毁灭的边缘。她也曾试图离开那个窒息的环境,但终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重新在城市立足而放弃。佣人摩西的出现,就如那黑暗中一抹浅浅的亮光,开始照射着玛丽惨淡的生命,让玛丽最初感到阵阵温暖,甚至开始沉沦于摩西的温柔,可是随即她的本能的价值观开始蠢蠢欲动。玛丽一面渴求真正的爱情,另一面又对自己的沉沦深深地恐惧,在每天的纠结与彷徨之下,终于对摩西怒吼并下决心要离开,然而,动了真情的摩西也愤怒地举起了钢刀。
  小说用深沉的笔触,用女性特有的视角和心态,描述那最痛苦的精神深处,让一切哀伤和空虚无处可藏,这些无关金钱,无关环境,是理想不能实现,现实不能更改,未来没有希望,心中无法打败的哀伤。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是莱辛早期生活的缩影,也是促使莱辛放弃第一段婚姻的原因。从小说中不难看出在莱辛的世界里,有很多跟主人公玛丽相同境遇的,如果一个人不放弃一些所谓包袱的东西,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摆脱痛苦。
  二、《青草在唱歌》文学特点
  (一)小说的叙事方式
  《青草在唱歌》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先是描写女主人公玛丽的死亡和迪克的愤怒,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悬疑故事,并未涉及后续的女性主义观点,读者只会关心这个故事的延续,引起探究玛丽死亡的真正原因,甚至对杀死她的凶手表现出厌恶之情,而不会意识到其实玛丽是被自己的心魔杀死的。但是后来,随着小说叙事的一步步推进,读者对玛丽的生活状态就会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玛丽的思想意识变化的画卷就会慢慢展开。逐渐意识到玛丽是在生活中找不到目标,一步步走向泥潭一样的困境的,即使她也曾想过要自我救赎,想过要努力生活,想过要走向幸福,但是与她人生观、价值观格格不入的生活,完全不能够满足她的任何希望。
  就在读者为玛丽的命运何去何从感到困惑的时候,摩西的出现打破了困局,这时候作者的笔锋急转直下,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式。玛丽一直对摩西是抗拒的,但是摩西就如那亮光一样照射了她的生活,玛丽的恐惧大于幸福,这是对她的价值观的打破。读者看到这,如果也是一个理想主义捍卫者的话,应该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果是一个内心也在苦苦挣扎的读者,在这个时刻也会陷入深深的同情之中。作者的叙事情节与读者之间产生共鸣,故事的结局是玛丽战胜自己和不公的命运,或者玛丽被命运所战胜,注定悲剧的结局。所以,莱辛的叙事都是铺垫好的,为的是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想象空间,为小说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感叹。
  (二)小说的语言特点
  1.内心的描述
  莱辛对玛丽内心的描述,从来都是痛苦和恐惧的笔触,结婚之前她对人生未知的恐惧,对闲言碎语的恐惧,对身边的人的恐惧,莱辛都描述得淋漓尽致。结婚之后,短暂的幸福感过后,玛丽又陷入了更加痛苦和恐惧的基调里,她发现人生完全被改变了,前方更加看不到希望,更加没有人能够理解她,新的痛苦又摆在眼前,而且很可能要陪她度过余生。莱辛这时候的语言充满着悲凉的感触,甚至将读者引入了深深的悲凉里,生活的不可逆转引起强烈的共鸣,这时候就是作者莱辛对生活的感悟的体现。
  2.语言的描写
  莱辛以女性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想要追求幸福的女性却最终被生活打败的悲剧,这样的悲剧不可逆转,通过玛丽对迪克和摩西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出来,玛丽对迪克以及其他农场中的人的蔑视,对佣人的轻蔑,都通过其语言表达了出来。而她对摩西由命令和愤怒转化为尊重甚至顺从,都巧妙地表现了她内心的转变,这种转变真切地映射了玛丽的悲剧命运。莱辛就是要用这些语言的描写,表达出在那样的社会价值观的对抗之下,人们生活的悲剧。

莱辛《青草在唱歌》文本特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