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考作文把文章的“感情”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感情真挚,有自己的深切感悟”。可见“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找到情感喷发的火山口,准确真挚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在此,我想以《项脊轩志》为例就“动之以情”来谈谈记叙文写作的问题。
一、何谓感悟真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生活呼唤真情,人人渴望真情,人间处处洋溢着真情,真情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们如何理解“感悟真情”呢?下面我们从“感悟真情”涉及的对象、范围、时间、传递媒介、借助的表达方式几方面进行探讨:
1.“感悟真情”涉及的对象和范围
它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国家、民族等。它涉及的范围,可以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动,可以是对离情、别情、怨情的领悟,可以是对冷情、无情、绝情的痛楚,可以是对深情、浓情、痴情的激动,还可以是对故乡情、自然情、祖国情的倾诉……总之,我们与人交往的一切情感的流动,都是作文可以涉猎的范围。
《项脊轩志》则是集中地刻画了人间真情,如人子之思、逝者之痛,既有对长者的怀念,也有对爱妻的追忆。
2.“感悟真情”的时间
“感悟真情”的时间没有特定限制,可以是“偶尔”,也可以是“经常”;可以是“瞬间”,也可以是“永久”。
《项脊轩志》则通过回忆,表达出历久弥新的人间真情。
3.“感悟真情”传递的媒介
情是人们传达出来的信息,它可以托身于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如《背影》中父亲的“背影”,《我与地坛》中母亲的“呼唤”;也可以通过“物”传递出来,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中的“衬衫”,《项脊轩志》中的“亭亭如盖”的“枇杷树”。
4、“感悟真情”借助的表达方式
可以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
在《项脊轩志》中,既有对家庭分裂、母亲慈爱、祖母期望的记述描写,也有“多可喜,亦多可悲”那样的议论抒情。
二、如何感悟真情
在作文中要写出真情,必须是对真人真事亲身经历的真实体验、认识和感悟。真情是前提,观察是基础,感悟是升华。
“感悟真情”存在着三个发展层级:再现真情、体验真情、领悟真情。
1.再现真情
再现真情是借用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客观地记叙和抒写,真实地传递出真情。这一方式要求我们在作文中,实事求是地真实再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叙述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验真情
这个阶段是通过对人和事的叙述,认识到自己身上和自己身边人和事渗透出的浓浓真情,体验到在真情的包围下自己是快乐、压抑还是苦恼。它可以是从不觉悟到觉悟的变化。
3.领悟真情
领悟真情指自己对真情的感触和领悟,它是感悟真情的最高境界。它要求透过人、事和物表露出来的真情的表象,感悟事物的本质。是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到普遍带给我们启示,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引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等。
上面三个层级都可以成为我们感悟真情的表现方法。至于选择哪一种,则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及个人写作擅长和领悟程度而定。
三、怎样表露真情
1.体验生活,储情蓄势
真情是建立在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基础上的。体验需要观察,但这只是基础;活动参与才是关键。我们在参与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和贯注其中,才能获得刹那间的顿悟和生命的感动。
只有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才能掌握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起来才得心应手,写出来的东西才真实感人,给人一种披肝沥胆的真实感和真诚感。在关注生活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材料,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思考、体验,进而积淀深厚的情感:对这个世界要心存感激,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贴近生活,热爱生命,这样才能达到古人所云“储情蓄势”,抒写出真挚、丰富的情感。
其次,对来自于生活中的材料要有所取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空间和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富于个性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经历,不可能像照相机那样再现生活的全部,我们必须选取那些深深感动过自己的生活瞬间,那些深深定格在记忆深处的东西,从而找到情感喷发的火山口,找到最易触发情感的兴奋点、动情处,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感染读者,牵动读者。
《项脊轩志》就是通过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归有光并没有直接说出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的伤痛,以至于我们不细心阅读就不容易发现。如: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2.手法多样,文情并茂
作文要讲究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艺术化,从而使文章文情并茂,感染读者。
其一,用词要准确、鲜活、生动。这点,古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样板,一个字的选用,常能使境界全出,意蕴丰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仅此一字尽得风流。
《项脊轩志》中“明月半墙”一句用“半”字写月光投射下来的景象,可谓曲尽其妙。
其二,善用多种句式,巧于变化,或急或缓,或长或短,这样文章语言会显得音韵和谐、节奏多变,行文错落有致、抑扬顿挫。
《项脊轩志》中对修缮后的项脊轩进行的描写采用了以四字句为主的整句形式,而文章的大部分则是散句。
其三,善用多种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的魔水,恰当运用修辞,不仅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亦可增添文章的色彩和气势,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高洁,粉红赐给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象征等多种手法,把生命描绘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四,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典故轶事,诗词歌赋,让文章展示出文化底蕴,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亦可增强文章的表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