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角度
1.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比较好懂。学生通读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归纳每一部分的内容要点,理清全文的思路,抓住文章说明的重点。至于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则主要放在课外。要求学生借助各种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2.本文是一篇优美绝伦的科学小品文,在欣赏科学性的故事中汲取有益的科普知识。要引导学生评价鉴赏本文的艺术手法,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写法,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兴趣和愿望。
3.文章具有文学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宜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手法。
二、实施过程
1.导入。(幻灯展示)由世界四大自然之谜引出“极光”的话题,启发学生思考:神奇的极光?“神”在那里?又“奇”在那里?极光神奇的原因是什么?
2.研读第一节。①概括段意。②要求学生展开讨论(投影展示):本节共列举了几个神话故事,请给每一个故事拟一题目。从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极光有哪些特点?古人为什么用神话的眼光去看待极光?③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神话故事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引起下文,激发兴趣。从而掌握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由此导入下一环节。
3.研读第二节。①概括段意。②讨论:第三段一共有10句话,请划分正确的层次。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和作用,并导入下一环节。
4.研读第三节。①概括段意。②思考讨论(投影展示):传统的成因说对极光的解释有哪几种?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几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③请学生概括激光形成的原理。④讨论: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明确:采用类比法使抽象模糊的原理变得具体清晰:打比方则使难以理解想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而列数字则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真切。这样说明使人们对极光这一遥远的事物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印象。
5.整体探究。①讨论(投影展示):本文三个小标题各自起了什么作用?文章的总体思路体现了何种规律?明确:简而言之,三者的作用分别为激发兴趣——描述所见——探究成因,文章犹如层层剥笋,体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规律。②讨论: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自然导入下一环节。
6.课堂延伸。
以8个人为一组,选取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发言代表,说明小组筛选的理由。以投影的方式展示:①假如你是地质学家,学习本文时,你将注重那些信息?②假如你是文学家,学习本文时,你将注重那些信息?③假如你是旅行家,学习本文时,你将注重那些信息?④假如你是飞行员,学习本文时,你将注重那些信息?
7.讨论小结:①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领会文章“激发兴趣——描述所见——探究成因”(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内容脉络。全文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形成了有机的框架与血肉丰满的躯体。②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科技说明文,变得有声有色,饶有趣味。③借助作者的语言技巧和生花妙笔,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和崇尚科学、探索奥秘的兴趣。
8.朗读课文第一节。
9.布置作业(投影展示):①上网查询资料,完成课后第三题。②运用平实说明手法,介绍激光形成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