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启示
议论,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对文章中的人或事物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巧妙的议论不仅能够彰显作者本人的观点和情感态度,而且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议论不只是议论文中才有,很多记叙文中同样也有精彩的议论。孔子的《春秋》是通过“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来表达作者的议论,司马迁的《史记》是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的方式来表达司马迁本人对所述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这些议论是对文章升华点睛的妙笔,使人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们在平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中以写记叙文居多,如何让自己的记叙文不再落入俗套,不再是“记流水账”?恰到好处的议论会为记叙文增色不少,它能够画龙点睛,让文章生色。但记叙文中的议论一定要水到渠成,灵活多样,如此,方能精彩纷呈。
佳作邀赏
美丽的智慧
◎一考生
一种执念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这些天,我一直在为没能参加一所重点中学的入学考试而懊恼不已,无心读书。我放下书本,踱到窗边。
一朵红花闯入视线,柔美的花瓣开得恰到好处,如绝代佳人的红唇,在低低地呢喃,轻轻地耳语。仿佛美人的酒窝,恬淡而又灿烂地在颊边绽开,酝酿着浑然天成的醉人蜜意。一只金黄的蜜蜂哼着自得的小曲儿投入她的怀抱,驻足半晌,带着满足与酣畅离去。花枝轻颤,如一位仙女着羽衣霓裳,翩翩起舞。在夕阳深情地注视下,在黄昏薄薄的暮霭中,她仿佛蒙上了一层面纱,愈发娇美动人。她美丽而不做作,脱俗而不傲慢,娇艳而不张扬。即使盛开在这墙角,她也拥有足以令人驻足凝望、屏息沉醉的美丽。
花儿啊,你可知道你的美丽令多少人羡慕不已,寤寐牵挂?假如有一天,你不得不抛弃这美丽,你又该何去何从?
夜半,大雨滂沱,凉风入帐,彻夜无眠。
清晨,濡湿的空气带着一丝疲惫从窗外透进来,外面风雨已息,万物都归于平静。我冲到窗前,推开窗户,迎着扑面而来的潮湿沉重的风,望见了一地的触目惊心:散落在地的花瓣早已变得惨不忍睹,每一片残骸都犹如一把尖刀向心头刺去。鲜血滴出,染红了本应苍白的花瓣,而枝头秃秃的花托早已失去了生气。没有了血肉的她化为一个干瘪的符号,象征性地标志着一个曾经的存在,冷漠、突兀。
失神,我的心像坠入黑暗的深渊,再也不见一丝光亮。
不知何时,一缕阳光悄悄滑入双眼。眸子上扬,猝不及防地触碰到整片绿意。每一片绿叶都明丽得几乎透明,向四周播撒着快乐和生机。虽稚嫩,却顽强地伸向天空,无所畏惧。它周身仿佛散发着光芒,一下子把我的心也照亮了。
这就是你的选择吗?放弃一种美丽,成就了另一种美丽!
有时,坚持是苍白的,而放弃却是一种智慧。
我微笑,那么我的选择呢?既然是一场无法挽回的考试,不如潇洒地放手吧。这是她给我的智慧。
我回到书桌前,打开课本温习功课。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另一朵鲜花,在更高的枝头,绽放。
点评心得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语言老到的满分作文。作者巧用双线并行之法,详写花开时的绚烂之美与花落时的凄怆悲壮之美;略写自己从花开花落中得到的人生启示,信笔写来,收放自如。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以一双慧眼发现美丽的智慧,从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作者用墨如泼的细节描写,渲染花开时的极度绚烂和花落时的无限悲凉。语言干净凝练,富有张力,于简单明了中彰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或优美细致或富含韵味的句子,显示了小作者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1.开宗明义,亮明主旨
文首用简短精要的议论,高屋建瓴,点明文章主旨,让读者迅速明白文章主题。但要说明的是,开篇的议论,要简短,一语中的,要有文采,能吸引读者眼球。如青岛满分作文《做人从学会承受压力开始》:
现实往往与理想矛盾,有矛盾就有压力。也许你心中有一盏理想的明灯,可它似乎可望不可及;也许你想做好事,可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也许你憎恨卑俗,可又耽于世俗中的一切琐事;也许你播了种,可由于不善耕耘,费尽心机后却结不出果实;也许你的内心超出自我,可在现实中却逐一被否定……压力不断袭来,我们要想做一个充实、潇洒、乐观的人,就要学会从承受压力开始。
逆境与挫折是成功的障碍,变换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它也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行文气势充沛,热情洋溢,开篇连用四个“也许”尽情铺陈,将议论中心横向拓展,寓深刻的哲理于靓丽的语言之中,让人回味无穷。
2.卒章显志,再亮旗帜
文章结尾,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用简短的议论点明文章主旨;也可在文中叙事之后,用三言两语之议论,点明事件性质,以深化文章主旨。如鲁迅先生的《故乡》:
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文章中“我”看到闰土把对未来新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木偶身上,内心五味杂陈。闰土的生活如此,难道“我”未来的生活也要像闰土一样只是寄予希望吗?空有希望不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有;而如果为了希望去奋斗,那希望也就无所谓无。如果人们都为了希望去奋斗,那么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迎来美好幸福的新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希望。虽然实现“希望”的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去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鲁迅以这样几句议论性的话语结尾,既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丰富了文章的思想,使得小说更有哲理意味。
3.巧设开头,统摄全文
文章开头第一段巧设结构、妙语连珠固然能够增色不少,但这里的巧设开头并非指文章第一自然段,而是以“题记”“写在前面的话”“摘录”等方式将作者精彩而简短的议论置于其中,对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或作者情感的变化。如,秦文君《伟人细胞》:
我敢说自己很有伟人素质:才智不凡、爱憎分明、勇往直前。总之,可以同每个褒义的成语都拐弯抹角地挂上钩。痛苦的是,外人对此毫不察觉,连我最好的朋友鲁智胜也说:“你既不是伟人,也不是庸人。”唉,这种不负责任的评价何时能停止呢? ——摘自贾里日记
文章开头是摘自贾里日记里的一段话,以这种“摘录”的方式开头,使得贾里的性格全部展现出来,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贾里一心要当伟人,却忽略了从小事做起的道理;他想一瞬间就被别人注目,却不知道伟人也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做起的。其实他拥有伟人的素质,但是他觉得拥有这么多就应该一气呵成,不做小事直接做大事,这也是他前三次都没有成功的原因。
4.巧用重复,深化主旨
一说到重复,我们往往就想到累赘、罗嗦,但恰当地使用重复,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记叙描写之后,借用重复,有意强化某些意味,往往可以让文章的主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
今年的风,骨子里透着一种朴素,却不乏时尚;流动中显着一处自然,却不缺新潮;人群中露着自在,却不差个性。或许染黄了的头发很洋气,可是与黑亮的头发比起来,就少了一份秀气;或许超短裙看着好看,可是与普通裙子比起来,便多了一份轻佻;或许名牌的手表新潮,可是否它比普通的更能让人抓紧时间呢?流行货是精品,可是你不顾是否合身就挂遍全身,那就成了收破烂的。
在反复中强调,在排比中议论:“风”是朴素,是自然,是个性。句子长短相间,富有节奏感;紧扣文题,感悟深刻。不妨再欣赏一个例子:
选择了高山,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也就选择了孤单;选择了机遇,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也就选择了磨难……几乎在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一段阴影相伴相随。
例子中“普通”“选择”多次使用,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
小试牛刀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是美好的。请以“_________,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要写的内容,填在题目的横线上;②要写出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③以记叙为主,恰当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