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每当我听见那天才歌唱家——蝉,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往日那好玩、有趣的粘蝉。
炎热的夏日,烈日当头,我手摇竹扇,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柳树下乘凉。一天疯玩,我疲惫不堪,懒洋洋地坐在竹椅上,打着哈欠,昏昏欲睡。突然头顶上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叫声,惊得我手中的竹扇掉落到地上。我顺“声”摸瓜,向上看去,天哪!差点没让我晕倒。只见树梢上密密麻麻地聚集着许多蝉,足足有三四十只。如果不仔细看,没准还以为是树的树纹呢!
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我一溜烟跑回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老半天才磕磕绊绊地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全家人都异常兴奋,积极分工起来。因为树太高,徒手根本够不着,妈妈找来长竹竿,爸爸则不停地咀嚼着几颗麦子,我不解地问:“这是在干什么,不是要粘蝉吗?它有什么用?”爸爸一边把麦子吐出来,放在水里洗,一边耐心解释道:“这就是粘蝉的工具啊!把麦子放在嘴里嚼碎后,把壳去掉,洗干净,反复几次,它的粘性就足以粘住蝉了。”听完一大堆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接过麦子,把它粘在竹竿头上,粘蝉去喽!
来到大柳树下,响声此起彼落,喋喋不休。爸爸找准位置,瞄好“猎物”,只一声“嗖”,那蝉便手到擒来,玩弄于掌。只见这个天才歌唱家已被死死地粘在上面,不停地挣扎,越挣扎越紧,直到筋疲力尽,动弹不得为止,它才停止反抗,乖乖地投降。
奶奶把蝉翅剪掉,接着把蝉串在绳上,防止蝉逃跑。爸爸又源源不断地送来“猎物”,不大一会儿,小绳竟变成了一条“蝉”项链。
看着看着,我的手也痒痒,想亲自捕捉猎物,爸爸主动把竹竿让给我,我激动得手不停地发抖,竿都握不住,却信心百倍。瞄好蝉后,我用力粘去,哪知道这蝉很狡猾,竟阴差阳错地飞到另一根树枝上,我扑了个空不说,反而惊动其他蝉。我急忙收竿,可已来不及了,竹竿还是撞到了树枝,激起一片喧哗。蝉被惊动得四散乱飞,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
我心急如焚、慌里慌张、手忙脚乱地乱粘。心越慌越是粘不住,粘了半天,一只蝉也没粘到。我气急败坏,索性把竹竿扔到一边,一屁股坐到大柳树下,双手托腮,噘着小嘴,嘴里还骂不绝口:“真该死!到嘴的美食又在我的眼皮底下逃走了。”
大家听了,情不自禁地笑了。我暗暗想:哼!我搞成这样,还来笑话我,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们!想着便把头扭到一边,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爸爸走过来,拾起竹竿,来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我并不理会,爸爸坐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洋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和毅力,这样才能把每件事做好,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的。”
黄昏后,我们满载而归,尽管蝉群被我吓跑一大半,我们仍粘到不少。晚餐时刻,油炸蝉的香味飘满幸福的小屋,欢乐的笑声也充满了这间幸福的小屋……
链接中考
阅读虞世南《蝉》,然后答题。
1. 这是一首咏物诗,从________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2.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______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 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回答问题。
4. 有人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形状、习性、声音
2. 托物言志
3. 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4.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