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相同时期每个学生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最近发展区”不能一刀切,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力,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制定切合该生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确定“最近发展区”,从而激发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潜能;激发;健康向上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其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由于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智商、情商、知识经历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说,在相同时期每个学生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最近发展区”不能一刀切,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制定切合该生的发展目标,从而激发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用此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下面这个教育案例就是实证:
案例背景:2007年9月3日,星期一,秋季开学第一天,下午两点一刻,我到教室查堂,804班新转进的徐隆隆同学在走廊上站着,原来他迟到了,那节课在音乐教室上,他不知道同学们到哪儿去了,我打开教室的门,要他自己在教室里做作业,并叮嘱他下次早点到。9月4日下午两点钟,我到教室查堂,发现他不在,我与其父亲联系才知道他因午觉睡过头干脆没来。我下班时他父亲在校门口等我,他很着急,又很无奈,他说不光是迟到问题,原来让他父母最担心的事又发生了:徐隆隆不想上学了。他父亲让我阅读徐隆隆发给他父亲的短信:“我不想上学了,不要劝我,读了书也没有意思,想去工作。”他的父亲给我讲述了徐隆隆以前的经历。因痴迷上网,多次逃学致使其父母被迫对他多次转学等。我于是随其父亲来到他家。我和徐隆隆面对面坦诚地交谈,从谈话中我了解到,徐隆隆因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学习习惯不好,迷上网络游戏,成绩一塌糊涂,常旷课、逃学等,多次转学。而今已听不懂课,课程跟不上,没有兴趣学习,也没有自信。
和他的第一次交谈我感受到他是一个诚实的少年,聪明善良,修养好,讲礼貌,言语羞涩,并没有坏到不可救药,仅是习惯不好,基础差,兴趣欠缺,从而导致不想上学。于是我顺着他的想法进行启发:“不想上学可以,那你准备干什么呢?”他果然说:“不知道,还没有想好。”于是我开导他:“既然没有想好,那么等你想好了再辍学也不迟,你先上学,况且现在去打工,也没有哪个老板敢用14岁的少年。”在我的劝说下,他答应我明天一早就去上学。暂时做通了徐隆隆的思想工作,我觉得做通家长的思想更重要,人都是贪婪的,对子女的要求向来苛刻。孩子如果不健康就期望他健康,孩子是健康的就要他聪明、学习成绩好,聪明的还要他漂亮。徐隆隆同学的父母也离不开这种思想。我直接给他父亲讲明:你的儿子现在是不想上学了,老师和家长的近期工作就是怎样让孩子喜欢上学,喜欢与同班同学玩,如果孩子不再想辍学,那我们的工作就是成功的。家长不要一味的苛刻孩子各科的分数,要一点点地引导孩子,看到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并及时肯定和鼓励。他的家长面对孩子的辍学求助于我,我的建议及理由也就很容易地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第一步:找到了该生不想上学的病根,接下来我就和徐隆隆谈心,告诉他我愿意帮助他找自信,他个头高且瘦,但不弱,很健康的一个少年,我问他是否喜欢体育,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会不会跑步,他说会。(注:他在浙江读书时没参与过运动会,他认为跑步就是跑)我立即指派他为田径队长。在班上成立田径队(我也是刚接班,当该班的班主任),要求他争取在体育方面有所成就,他答应了我。我问他平时一个人玩感觉怎样,他说短时间还好,时间一长就很孤独很寂寞。针对这一点我劝他尝试大胆与同学们相处,我私下要求体育委员多与他接触,让他及时融入班集体,争取成功,感受到成就感,他答应了我。这是我第一次给他确定他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步:接下来工作便是以此为突破口,一周下来徐隆隆早上、晚上带着田径队员运动得热火朝天,碰巧校秋季运动会报名单通知下发到各班,我看机遇来了,给他报了1500米和200米,便顺势给他定目标,校运动会争取1500M第一,200M第一。这是我第二次给他调整他的最近发展区吧。
第三步:他从没参加过运动会,他很兴奋,早晚训练的很积极,运动会时我给他讲解比赛规则,亲自为他加油,运动会上他表现很出色。他上场5次(1500米预决赛,200米预决赛,男子接力,男女混合接力),1500米虽然他没有拿到个人冠军,但他获得了名次,接力赛为班级挣得好名次,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和掌声,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当时说:我有经验了,下次一定会拿冠军。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斗志、上进心、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他再次踮起脚,摘取更大的桃子。通过运动会他更加信任我,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得就比较顺利。我指导他练字,在练习本上写字模,让他模仿,他悟性很高,他练习得很认真,我在全班表扬他,我抓住他的好心情让他对字感兴趣,果然奏效。他不喜欢读课外书,我又找来些的杂志,挑选几篇大多男孩喜欢看的文章,让他试读,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这是我第三次调整他的最近发展区。
他的进步,他的成功,使他增强了自信,校运会后,徐隆隆天天早上7:30就到校,再无旷课现象,模范遵守校规校纪。尽力完成他能完成的作业,尤其是语文作业很认真,先后有三篇作文成为优秀作文,我在班上大声朗读,与全班同学分享。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语文考了87分。他已经喜爱上学,热爱着我们的学校,劳动积极,和同学相处和谐,对我充满敬爱。他曾在作文《我的老师们》中写道:“到了新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是我最敬爱的老师,闭上眼睛。和善、幽默、公正,这些词争先恐后的跑了出来。其实她教我的时间不长,但给我的印象很深,有时真是让人‘又恨又爱’的,却说不出原因来。总而言之,王老师是个好老师。”
反思:我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徐隆隆的教育是很成功的,针对他这类学生,教育者如果一味的要求分数和名次,那么他们就会完全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厌学甚至辍学。正是我根据他的特殊经历,制定恰当的不断递进的“最近发展区”,徐隆隆才有今天的健康、活泼和上进。徐隆隆的案例充分说明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帮助学生确定“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王玉琼,教师,现居潮此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