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6176

  

三点导读

◇ 刘 超

  本文写于王禹偁被贬黄州之际,又名《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作者通过写自己在黄州修建的竹楼,表达自己遭贬后的情怀。仔细读来,本文至少有如下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之处:
  首先是朴素自然、简洁流畅的文风。全文语言简洁明朗,如闲庭信步,毫无停滞之感。如“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从声音的角度切入,虽只写了冬夏之美,琴诗棋矢之乐,但我们从文中读到的却是四时无一不美,文雅之事无一不乐,使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意。
  然后是环环相扣、流畅自如的结构。先写造竹楼的原因,继而写竹楼的景致,然后写作者在竹楼的生活,再将竹楼与齐云、落星、井干、丽谯作一比较,最后写自己对身世遭遇的感慨及坦然乐观、从容淡定的态度。过渡自然,不露痕迹,记叙、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全无斧凿之迹。
  更令人感叹的是作者随遇而安、潇洒淡泊的人生态度。作者一生孤寒,坎坷多舛,正如文中所说四年之间,奔走不暇;但作者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心怀坦然,与竹为伴。登上竹楼,从山光水色中,他充分领略“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的宁静淡远之美;在急雨密雪飘击竹瓦,以及鼓琴围棋等活动的音韵中,尽情享受天籁、人籁的听觉之美。处于人生的秋天,作者以虚静的心灵,谛观秋景,真正做到宠辱偕忘,俗虑尽释,这种随遇而安、潇洒淡泊的人生态度,令人向慕不已!
  本文的难点主要是对作者思想境界的深入体会。体会作者思想的第一层障碍是对文章内容断章取义,误以为作者是个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人。从景物的描写及作者办完公务的生活来看,既有作者吟诗下棋,投壶取乐,又有饮酒品茶,迎夕送月,作者似乎很喜欢或者说很重视在竹楼的生活,或者说作者根本不去想自己是否为国家、为百姓分忧解难,而其生活的主要部分是享乐。但事实上,我们可以从第四自然段读出作者与贪图享乐之徒的不同之处,“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人所熟知的名楼,但其高和华丽并不是作者所向往的,因为,“非骚人之事”,作者“不取”。
  第二层障碍是对最后一段的理解。当作者将自己四年来屡次遭贬的经历写出来时,我们不明白写这些经历的用意何在。但只要把这几句仔细品读,不难体会其中深意。“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屋顶上支架瓦片的木条
  B.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 依次
  C.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如果
  D.嗣而葺之。 继续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⑵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附:参考答案
  一、B第:只是,仅仅。
  二、略。

三点导读
目录

  •  / 李广田
  • 笑声 / 鲁文.达里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