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学生考场议论文写作中,需要事例叙述作为观点的支撑,但学生往往在这方面表现不佳,影响了考试成绩。笔者对此问题作了深入思考,把议论文中的叙事句式分为十大类,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作文 议论 叙事 句式
在考场作文中,学生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叙事不生动。虽然议论文并不要求像记叙文一样描写得细致,但是即使是粗线条的叙述也应该把握语言的生动与艺术。虽然教师可能讲了很多的修辞,但学生依旧不能运用自如。我想,这里面是因为还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给学生一定的叙事模式,把它作为观点和修辞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快速写出让人感觉不错的叙事语段。笔者从许多的考场优秀作文去粗存精,选出十一类经典句式,供学生写作时参考,实际证明,效果不错。现分类进行阐述。
一、运用二、三、四字整句
整句,即重复着使用结构相似的句子。从修辞的角度理解就是排比与对偶。整句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美、节奏感。而二、三、四字整句以其短句的形式,使内容更加凝练,节奏更加明快。例如:
(1)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隆的颁奖词)
(2)汶川伤,举国殇!(2008年高考全国优秀作文《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的开头一段)
(3)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吉吉的颁奖词)
(4)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队的颁奖词)
二、判断句式
判断是一种肯定,本身就是一种浓缩。有时可以省去中间的“是”,使表达更精炼。例如:
(1)(庄子)他的表情太丰富了,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的泛舟者、闲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无聊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有时他又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着他的思想——我们确实无法界定他的形象,他太丰富,太浪漫,太抒情,太不拘一格,或者说,有时他太出格。
(2)屈原,一个挺立的身躯,一个不屈的忠臣,一个民族的灵魂。屈原是孤独的,他一个人行走在汨罗江畔;屈原是幸福的,他被人们记在史册,装在心中。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三、肯定与否定的对比
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而肯定与否定的对比可以增加句子的整齐美与哲理的思辨性。例如:
(1)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韩惠民的颁奖词)
(2)是什么让大地充满生机活力,不要以为这是一幅水彩画,其实它是春抚摸着大地,是什么让大自然充满激情,不要以为这是一首流行歌曲,其实它是夏奔放的表现。是什么让禾苗压弯了腰,不要以为这是揠苗助长,其实它是秋的成熟。是什么让大地一片沉寂,不要以为这是世界末日。其实这是冬的矜持。
(3)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颁奖词)
四、主客对白
主客对白,原是汉赋的常用手法。作文叙事中偶尔用之,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确实也能收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
(1)一位“芰荷为衣,芙蓉为裳”的诗人披发行呤于江畔,我见他形容枯槁,却不为己哀,大声呤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当我问他何不自伤身世时,他答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正道直行的忠臣,这是志洁。
(2)庄子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他是先秦诸子中惟一不对帝王说话而对我们这些平常人说话的人。当别人都在对着诸侯不甚耐烦的耳朵喋喋不休地说着如何“治人”的时候,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激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住内心的自尊自爱,不为时势左右而无所适从,丧失本性,以及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以尽天年。
五、介宾强调
句子的核心在谓语,而表意的核心在状语,而常用的状语是介宾格式,所以抓住了介宾状语,也就抓住了表意的核心部分。可以使造句更容易,表意更精确。例如:
(1)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经大忠的颁奖词)
(2)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更谈何放大痛苦。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挫折。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贫贱不能移”,正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3)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金晶的颁奖词)
(4)当两名被困矿工在地震发生近20天后奇迹般生还时,你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了吗?当“敬礼娃娃”挣扎着向救援人员举起右手行少先队礼时,你感受到了那发自内心的感恩吗?当一名救援的战士跪地哭泣着说“求求你们了,让我再救一个吧,我真的还能再救一个”的时候,你受到震撼了吗?
六、山川草木为喻体
山水花卉,给人的美感是非常直接的,而且他们有着自由多样的象征意义。这些元素的介入,会使作文叙事更具形象感与高雅性。例如:
(1)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流传至今。
(2)“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你高声吟唱着荡气回肠的诗句,留给历史一个背影。蓦然间,你的背影里出现了橘的风骨,那是“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坚贞。那么傲岸,那么清隽,散发出阵阵芳香。渔父劝你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他忘了,你是橘,你能做的就只是“哀民生之多艰”,而不是承欢楚王,随其流,逐其波。但你终究是那是个续写橘的圣者。
(3)你,嵇康,一朵空谷的幽兰,傲然挺立。只有空谷才能养育你。朋友入仕,你愤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你独奏广陵散,留一段幽香飘扬世间。
七、写景引入
兴,是从《诗经》就开始的中国传统的写作手法,而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更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例如:
(1)依旧是那秋冬的的寒风,依旧是那泪罗的清声,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汩罗江畔执著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那么,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