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教法经历过几次不同的阶段,先后采用了讲授式阅读教学法、板块式阅读教学法、提问式阅读教学法、对话式阅读教学法等,本文对几种方法作了述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手段,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与全局意义。阅读教学也是教研的一个重点。“主流教法”指的是一定区域内阅读教学主体的、主要的教学样式和方法,“发展”指的是阅读教学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向逐步完善的改革过程。从新旧交替的2000年起,8年间阅读教学主流教法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阅读教学法主要有五种,教法有先后之分,有时交叠运用。下面逐一加以评述。
一、讲授式阅读教学法
之所以先讲“讲授式阅读教学法”,因为它是传统的,要谈发展,它是改革的起点,在新课程教学之初,对它大批特批,似乎一说讲授式就是死板的,灌输的,一概否定。其实讲授式教学也有它的长处,它的特点是讲课思路清晰,讲解透彻,重、难点分明;使人容易接受,善于表达者的讲课也是颇具感染力。我们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法也不间断地、不可避免地在运用,如果用得好,还相当出彩。有一位老师在施教江苏版教材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一文导入时,她以女教师特有的深情,从平淡的题目说起,介绍了海伦·凯勒的不幸遭遇、艰难的奋斗历程、创造的伟大奇迹,最后导入到创造伟大奇迹的的恩师——安妮莎利文老师,作了近四分钟的真切讲述。当时,公开课现场静静的,学生好奇,沉静,又深深地被感动着,在这样的氛围、情境中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后来,这堂课上得相当成功。当然,一堂课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促成,我想这讲授式的导语也是功不可没。
讲授式教学法有其优点,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应扬长避短,适时相机运用,特别在导入、结语,背景介绍,解难、甄别时运用,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过,讲授式教学法也有它明显的弱点,讲授教学如果用到整堂课上,就会显得呆板,学生的学习将是被动的,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不相符合;再者讲授教学只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不是学生自己习得,学生阅读能力不能得到较好培养。
二、板块式阅读教学法
板块式阅读教学法研究开始于2000年前后,一直沿用至今,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阅读教学课堂呈现方式的视角,按照阅读教学规律,从而探索出的阅读教学课堂基本结构,使教学程序更为明晰、规范:即“导语入境——整体感知——局部研读(重点研读)——归结学法(归纳小结)——拓展延伸(感悟体验)——布置作业”等几个板块,括号中的内容只是提法差异,或是延续研究,接受新思想后的一些改动。板块式阅读教学法的施行是一个进步,它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阅读基本规律,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顾及学生的学习,步骤既相对独立,又有关联;既明确规范了教师的教程,又注意了学生的参与探究。在一定时期内教学效果较好。下面是《背影》的简案: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老师叙说的一段亲身经历:父亲送我上火车。
2.介绍作者朱自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按要求圈点批注。
①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划出有关语句。
②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这四个背影中,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哪一段?
2.教师出示删减词语后的语段,让学生补出词语,并交流词语的表达作用。
3.父亲买橘子这样费劲,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买而不让儿子去买?买来橘子后,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表明了怎样的心理?
4.作者写了几次流泪?他为什么流泪?
5.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表现了这种感情?
四、整体回顾,归结全文
1.文章主题思想的归纳。
2.文章写作特色的梳理。
五、布置作业,迁移深化
1.阅读训练:阅读《父亲的人生旅途》一文,完成文后练习。
2.写作训练: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地感动过,请将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这份教案在当时很有代表性,极具板块式阅读教学的特征。按现在的眼光来看,板块式教学的缺陷也很明显,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牵引的痕迹重,学生的学习是协作式的;二是有以串讲为主线的教学印记,关注教师的结论;三是有阅读为写作服务之嫌。所以说,板块式阅读教学也有其弱点:教学略显得陈式化,教学环节之间衔接较生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较好地体现。
三、提问式阅读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其实也是传统的教法。《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后,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问题教学法又被重视起来,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教师设计问题,供学生探讨;二是学生提问,集体讨论。提问式阅读教学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扩大了学习参与面,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得到强化与提高,使课堂教学呈现了从未有过的活力与灵动。下例是2004年一位青年教师施教《斑羚飞渡》的简案:
一、故事导入
二、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文章重点写了哪几只斑羚?怎么描写的?
三、品味探究
1.哪只斑羚让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课文中哪个情节最让你受到震撼?说说你的理由。
四、换位体验
1.假如你是那只最先试跳“像流星似的”坠下悬崖的老斑羚,说说你当时
是怎么想的?
2.如果你是第一对飞渡中的老斑羚,飞渡前你想对小斑羚说什么?
3.假如你是那只镰刀头羊,请你说说三次“咩”叫所包含的意思,在你成
功指挥了这次飞渡以后,在告别世界的那一瞬,你最想对人类说的是什么?
4.如果你是猎人,目睹了这悲壮的一幕,回家后你最想对亲人说些什么话?
五、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关于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事迹,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六、真情告白
我想对你说:。
这个案例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凸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设计了有价值并具有层进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熏陶。但这个教案也有缺憾,略偏重情感教育,语言赏析不足,教师的指导作用弱化。
提问式阅读教学法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有问题,首先问题是教师设计,是否针对学生学习需求?有的课问题设计不科学,或过多,或过大,或过浅,或缺少梯度和层进性。学生提的问题,又过散、过宽、过碎、过偏,或教学价值不大,教师如不能甄别、取舍、整合,课堂教学就显得跳跃、散乱。
四、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又进行了主问题式阅读教学法的研究,这是提问式阅读教学法的延续研究。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找准教学的切入口,以呈现主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主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和支撑作用,从阅读整体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采用适时相机的追问,“剥笋式”的逐层推进,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度探究,细致品析和深切体验;同时辅以朗读、讨论、交流、评点、引导等手段,使教学显得立体、厚实,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教学流程连贯、顺畅。
如《孔乙己》一文设计的主问题是:“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究竟有没死?为什么?要解决此难题,学生必定需要了解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环境,一定会深入探究社会原因,有分歧难免,反而更利于提高小说的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