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语言风格鲜明。或以人为本,温暖人心,让人体会到温总理的真诚和务实;或幽默风趣,柔中寓刚,既活跃了现场气氛,又让中外记者领略了现代政治家的交际风格;或频频引用诗词古语,语言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于深入浅出中给人留下典雅隽永的印象。
关键词 温家宝 语言风格 温情 幽默 典雅
语言风格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手段形成的诸多特点的综合表现,它是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多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格调与气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语言浅显,风格鲜明。记者问得深刻尖锐,总理答得真诚实在,听来令人动容,倍生感慨。人如其姓,温和、诚恳、内敛、坚忍的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以一个贴近平民、富有人情味、充满书卷气的儒雅形象和他独特的语言风格赢得了中外记者的敬佩。
一、以人为本。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任何语言,要想打动人心,首先得讲话者自己饱含深情。温总理答记者问语言纯净而真诚、温情而亲切,这样的语言自然天成,是一种美的极致,这样的语言也自然能够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
有台湾记者问:“总理知道台湾观光资源很丰富,也很多元,如果您有机会到台湾走一走的话,不知道您会想去哪儿看一看?”温家宝动情地回答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全场爆发出一片掌声,人们无不感动于这位老人的深情,只有真挚的深情才能衍生出这样深切坚定的意愿。台湾确实是温总理心头的牵挂,每当提及台湾问题,温总理总是情溢言表。还记得2003年记者招待会上,他曾经深情地背诵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写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言辞哀切沉痛,这种哀切沉痛来自于于右任的诗,更来自于总理的内心。
在回答日本广播协会记者关于中国就业问题时,温总理的回答再次体现了他的这份理解与深情。他在回答中再次强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说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作为一位日理万机的总理,关心人民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生存,还有他们精神层面的尊严,这正是深刻理解人民的处境,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的人才能发出的心声。是对每一位个体的“人”的理解与尊重!记得在2008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这样总结过“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温总理日前在线与网友交流时曾说:“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对国情、历史、人民走过的道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深刻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深厚的爱。”总理的深情正源自于对台湾历史的理解,对人情人心的理解。他的话语不是纯粹的政治情怀,而是基于对普通“人”的感情理解,诸如此类的表达,不见得有多铿锵。却也让人体会到温总理的真诚和务实。温家宝曾经自我评价说自己“很坚强,也很有感情”。因而我们在电视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动情的温家宝,从他的言谈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真情流露,令人觉得亲切、亲近。温暖人心的温氏语言流动着脉脉的温情,犹如一股甘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二、幽默风趣,柔中寓刚
幽默历来被作为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而受人推崇,它的展示往往能使现场气氛轻松融洽,而且能体现讲话者的从容自信。在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活跃了现场气氛。多次赢得全场掌声,让中外记者领略了现代政治家的交际风格。
当一名美国记者用流利的中文提出问题后,温家宝立刻表示出赞赏:“您的中文讲得真好,而且您一连提了三个问题。”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当时那名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是这样提问的:“总理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提问,中国现在已经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您怎么评价美国政府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有些人认为,美国巨额的债务会导致美元贬值,您是否担心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呢?如果担心的话,中国在分散投资风险的策略是什么呢?第二,您能不能保证中国不会让人民币贬值,至少在短期内不会让它贬值?中国会不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这位记者想来是太激动了,以至忽略了语言的严密性,他的所谓“第二叫、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这样他虽然声称”我有两个问题想提问”,但实际上问了三个问题,总理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先称赞了一下他中文讲得好,然后指出他提了三个问题,既不伤其颜面,又理清了问题,也跟对方开了个善意的玩笑,这样就活跃了现场的气氛。
幽默不同于搞笑,它需要内在的智慧。温总理正是以睿智敏捷展示出他的幽默风趣。这次记者招待会上,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问题尖锐。在谈及西藏问题时,总理的回答义正词严而又不失幽默。针对达赖“从来没有说过让中国的军队从西藏撤出去,让汉人从西藏撤出去”等混淆事实蛊惑人心的狡辩,总理列举历史事实之后说:“白纸黑字,达赖喇嘛要纠正是可以的,但是要赖是赖不掉的。”在这里,“赖”本来是比较口语化的词,正式场合一般说“否认”或“不承认”,但“赖”用在这里却非常形象,既陈述了事实。又揭露了达赖的无赖嘴脸,给达赖的狡辩予以有力的还击,口语词汇的运用带出了一丝幽默,有举重若轻的效果。
法国路透社总编辑利内班克评价说,温总理非常有礼貌和令人愉快,而且很有幽默感。他对自己所谈的问题极为熟悉,说话言简意赅,紧扣主题,遣词用字也十分准确。
幽默是一个人智慧、机灵、学识、风趣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一个人的处世哲学,反映了一个人在待人接物中内在的精神自由,因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正是由于温总理心宽气明,对生活充满热忱,才会拥有幽默这种优秀的性格品质。一位哲人曾这样写道:“心灵若是堆满垃圾,心胸容易狭隘:心灵若是一尘不染。心胸则无限宽广。幽默的语言就来自纯洁、真诚和海涵般宽容的心灵,是生命之歌中最曼妙迷人的旋律,是人生智慧之原上绽放的最美丽的花朵,是人们能够从你那里享受到的心灵里的一片艳阳天。”如果把这样的赞美之辞送给温总理,应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三、深入浅出,典雅隽永
引用名言名句是令语言增色的一种常见方法,其本身并不新鲜,贵在贴切自然,有为而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温总理妙语连珠,频频引用诗词古语,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于深入浅出中给人留下典雅隽永的印象。
在回答记者提问前的简短讲话中,温总理就活用了唐人诗句:“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