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散记
题目:游山玩水,亲近自然是人们所向往的。请你以(xx散记)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游记散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师:同学们,在这么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生:出外游玩,
(学生异口同声)
师:那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游玩?
生:我到过苏州。
生:我到过黄山。
生:我到过庐山。
(学生情绪高涨)
师: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想去游玩?
(学生静下来,都在沉思)
生1:平时学习太辛苦了,想出去散散心,放松一下自己。
(学生笑)
生2:我喜欢看日出,所以去了黄山。
……
师:是啊,同学们都说得很对,我们在亲近大自然时,总是渴望能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我们学过许多游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让我们明白“志趣”,雨中登泰山让我们明白“雨”趣,黄山三日让我们明白“景”趣,这些名人们的游玩都充满了“情’趣,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生:老师,我明白了,你是想告诉我们,要将自己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说得好。同学们作文也要在“游XX”时,将自己的真“情”实“趣”融入到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中。
生:老师,那我们要写什么样的景物才能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我们学过许多游记,大家在选取作文材料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的,了然于心的……,调动多种感官去捕捉各自的特点,再写出来这样才能得心应手。但是也要避免用雷同的材料,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
生:有时候,我们对所看到的景观很熟悉,可是不知怎么去写,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师:是的,有时我们面对熟悉的事物却无从下手。其实,在游记散文中,有时为了逼真地表现事物,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去写景。如朱自清的(绿)中,把“平铺着的、厚积着的绿”比作“少妇拖着的裙幅”,比作“鸡蛋清”,比作“温润的碧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丰富“绿”这一形象,这些生动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增添了散文的诗意。
生:老师,那我们怎么才能将这些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呢? 师:我们学过许多游记,它们都采用了一些什么样的写作顺序?
生:有按时间为顺序的,也有的按空间顺序安排结构。按空间为序的有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的手法。
师:你记得很清楚。写景可以按时间顺序推移观察描绘;也可以按空间转换有顺序地进行描绘,以及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采描绘景观。
生:老师,我知道怎么写了。
师:那好,请同学们开始作文。
(学生作文)
师:同学们,我看很多同学已经写完初稿了。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自己的文章,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是不是你心中所想的样子,还要做些什么修改没有。
(学生仔细阅读自己作文,进行修改,最后完稿。)
上海大同中学 200001
云山散记
师:同学们,游山玩水,亲近自然是人们所向往的。请你以《xx散记》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游记散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作文时请同学们参考老师写的《云山散记》:
云山,是坐落在江南小城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那是我自小长大的故土。
云山离旧居不远,步行半个钟就可以了。因此,只要萌发了登山的念头,随时都可以出发。
云山不算高,说不上“高耸云天”或者“山势巍峨”,相对于众多的名山胜水,她不过是一方小小的盆景。当年盘古倒下那庞然的躯体,并没有刻意要在这江南水乡之畔,抹下一道耀眼的辉煌。她有太多的细节被忽视,或者,她根本就是一个被忽视的细节。
然而,她毕竟是座山。
也许是最初的人们为了使登临者少一些单调吧,在这极有限的坡面上,路,还是颇费了一些周折才蜿蜒而至山顶。只是,这种曲折是最起码的,它还不足以使人产生峰回路转或者柳暗花明的感觉。夹道而生的常绿灌木和乔木,大的不过碗口粗,小的却只是高与身齐,一阵风过,也有些细细簌簌的声响,算不上是林涛,然而也不至于使人低沉压抑。落叶,自然也是有的,然而稀疏,有节制,杜诗中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悲凉,在这里是觅不到踪影的。
登云山,不必作太多的准备。“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险隘,“靡胸舁石扪天之难”的陡峭,在这里你是找不到的,甚至,嶙峋的怪石,奇异的花木也没有,她平淡得简直不能成为饭后的谈资。但正因为这样,你的登临才更为纯粹。你不必去翻阅酣眠已久的记载,不必搜罗似是而非的传说,不必雄辩滔滔地阐释或考证,你只是登山而已,其他的目的,一概留在山脚下。到了山顶,你也许意识到没有登高一呼的必要——也许你更会想起某次登高,你在历险之后用颤巍巍的声调抒发豪言壮语。细想想,这种豪爽多少有些矫情吧!而你现在只需平静地坐着,看天看云看四周山脚下忙碌的人们。
快到山脚,有一处“佛境”,上书“无事适华嵩,白云高飞,此处是神仙福地;超然纯氛翳,红尘不到,简中有山水清香”,到底是山的超然留住了神仙,还是神仙的超然留住了山,这些都不必去深究,重要的她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生仔细阅读教师范文)
师:同学们都阅读完了,谈谈感受吧。……
师:老师觉得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下面请大家也以《xx散记》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参照老师的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也可以写得和老师一样好,甚至超过老师。
(学生们会心地笑了,开始认真作文。)
对比实验之二
吴 广
雨天的气味
师:文章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各类情感触发笔者的心弦,文思泉涌,文章泼洒而出。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今天我们就来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以“雨天的气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性散文。
(用幻灯片打出: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以“雨天的气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性散文。)
师:雨天的气味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同学闻过?
生:雨天有气味吗?
生:雨水把污浊的空气都洗刷干净,翻新了大地,雨天的气味是清爽怡人,令人平静祥和的。
生:……
师:雨天的气味除了可以用鼻子嗅出来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眼睛看出来,耳朵听出来,双手摸出来,舌头尝出来吗?
生:应该可以,这就要用到通感的修辞格。
师:不错,运用通感能把雨天的气味描写得更加具体、形象。请同学们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如何 [##] 运用通感描述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何其芳在诗歌《欢乐》中又是如何运用通感来描摹欢乐。
(用幻灯片放映出以下内容,让学生仔细体会:
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
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
欢乐是什么声音?像一声芦笛?
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是不是可握住的,如温情的手?
可看见的,如亮着爱怜的眼光?
会不会使心灵微微地颤抖,
或者静静地流泪,如同悲伤?
欢乐是怎样来的?从什么地方?
萤火虫一样飞在朦胧的树荫?
香气一样散自蔷薇的花瓣上?
它来时脚上响不响着铃声?
对于欢乐我的心是盲人的目,
但它是不是可爱的,如我的忧郁?)
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的心态下……雨天的气味也是不同的,有同学可以举例吗?
生:在乡间小路上,雨天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和着泥土的清新气味,令人品尝到朴素的甘甜;在繁华的城市街头,人流、车流都稀疏下来,雨天让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舒缓下来,让都市人品尝忙里偷闲的滋味。
生:春天,细雨绵绵,万物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年之际在于春,雨天的气味孕育着希望和生命;夏日三伏,人们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来驱除酷暑的炎热,大雨的来临使人们的愿望得以实现,雨天的气味令人们心灵舒畅,心胸宽广;秋天……
……
师:尽管雨天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的心态下会有不同的气味,然而每个人对于同样的雨天,嗅到的气味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雨天的情景,触动人们的心弦,或引发感慨,或回忆起往事……
生:老师,请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记叙性散文”。
师: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而且强烈的抒情性是散文的第一要素。而记叙是作文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我们曾经写过非常多,记叙文一般要求有六要素。不过记叙性散文终究还是散文,记人与叙事是在抒情的基础上的“点缀”,对于记叙六要素,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可以淡化处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记叙性散文(即记人、叙事散文)是以抒情为主,以适当的记人、叙事为辅的一种表达自己切身感受的文体。
师:好,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细细地去体味雨天的气味,回首往事,憧憬未来,展开思维,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敏锐的笔触泼洒自我的情思,以“雨天的气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性散文。
雨天的气味
(用幻灯片打出: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以“雨天的气味”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性散文。)
师:同学们,请按照幻灯片中的作文要求,参照老师写的(雨天的气味)进行作文。
(分发教师的下水文)
阳春三月本应乍暖还寒,但三月底四月初的南粤广州,却依旧寒意未减。刚从东莞签约回来,深夜独自徘徊在悠长的校道上,没有欣喜若狂,没有灰心丧气,只是心有不甘,找不到自己在命运坐标系上的点。绵绵细雨,让人嗅到一种无奈、心酸。
我停住于池塘边,在小亭内的石凳上坐了下来——避雨也罢,走累了也罢。池塘四周有花草树木、昆虫,还有一个夜不能寐的我,在深夜春雨下显得安静但并不宁静。树枝上的绿叶给春雨淋洗了一遍又一遍,冷风过处,悉悉碎碎闹个不停;花圃里的花儿,忍耐了好一个寒冬,正全身心地准备含苞待放;池塘内平静的水面上时不时冒起水泡;小亭屋顶角落处,半大不小的蜘蛛在吐丝织网,网刚织好就被风吹断了,再织,再断再织。它们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该怎样干。我瑟缩于石凳上,紧抱双腿,思绪翻腾……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340万,增幅21.4%……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我校有两个留校名额……争取争取。”“现在出来专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做哪行再学哪行。”“你可以暂缓就业一年,考研呀。”现在研究生也难就业呀,何况三四年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而今我“拔剑四顾心茫然”……
寒风扑面而来,夹杂着点点细雨。我把脸上的雨滴擦干在棉衣袖上,侧头一望,一只强壮的蜘蛛,正在树干和树枝之间吐丝织网,令我诧异和钦佩。它为什么不在小亭屋顶角落处搭网呢?从树叶之间滑落的雨水,把它的网一次又一次地击穿……
渐渐地,雨小了很多,风也减缓下来,强壮的蜘蛛终于把网搭稳固了。很快地,一只蚊子挂在了它的网上,成为它的囊中之物。而网早早搭好在小亭屋顶角落处,那只半大不小的蜘蛛还在等候着它的猎物。这时,我豁然开朗,如释重负,把问题弄明白了……
春雨绵绵,经过了严冬的苦寒,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得以舒展,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无论选择哪条人生道路,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管前路充满泥泞、沼泽,都要对自己负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雨终于停歇下来,强壮的蜘蛛已经捕到了好几只蚊子了,这时倦意也爬上我的双颊,拉下我的眼睑。我张开双臂,合起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春雨令空气中弥漫着希望和浩瀚的生命力,使我重新焕发力量,再次整装待发……
(学生阅读教师的作文)
师:同学们都阅读完了,谈谈感受。……
师: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领悟。如果是你来写,你又会道出怎样的个人感悟呢?让我们把我们的感情、体悟宣泄出来吧。相信你们能比老师写得更加优美。
(学生各自独立完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