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考试 高考真题 2021年语文高考 全国乙卷 ID: 427554

  

社会交往/糖尿病与饮食

◇ 语言文字运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 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 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 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 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答案】17. A    18. A    19. B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近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语境是形容距离极近,但并非实指。再根据语境中的“远在天涯”可推知,应选“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闻毫无根据。语境说的是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应选“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非此即彼:意思是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语境是说现在线上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再联系后文“‘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知应选“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语境中有“提供养料”,应选“源源不断”。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面说的是“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也就是“社会交往”,因此应以“社会交往”开头与前面衔接;括号后面说“‘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说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而“社会交往”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B.将二者关系定位为递进关系,不正确;

C.应先说“社会交往”,再说“工作和生活”;

D.“除了社会交往”说法错误,且应先说“社会交往”,再说“工作和生活”。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主干为“空间和时间增强了互动性”,搭配不当,应改为“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

“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句式杂糅,要么说“……得到显著提高”,要么说“有助于……提高”,可改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综合分析可知,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水果的甜度①    ,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水果中的“糖类”,主要包括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多糖(淀粉)。其中②    ,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淀粉则基本没有甜味。有的水果,如西瓜,由于所含果糖的比例较大,甜度远高于含糖量更高但以葡萄糖为主的水果,如猕猴桃。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例如山楂的含糖量比草莓高得多,但吃起来没有草莓甜,就是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类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答案】20. ①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  ②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因为有机酸含量较多    

21.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解析】

【分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结合后文“还与‘糖’的种类以及含酸性物质的多少有关”,确定空处应该有与“还……与……有关”相照应的关联词语——“除了与……有关外”,再结合上文“很多人认为,水果越甜,含糖量越高,热量也越高”确定答案为:除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外。

②处因为上文句末为句号,说明主要根据后文填空,再看后文内容为“蔗糖的甜度次之,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次之”,于是确定空处与下文是递进关系,得出答案为: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

③处根据段落位置确定要填的内容是对上文“水果中的有机酸,可以使其甜度不那么明显,比如山楂含糖量超过20%,但因为含酸量较多,吃起来还没有草莓甜”的总结,故得出答案:“山楂中的有机酸所致”,或者“受山楂中有机酸的影响”。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

根据设问句子“对超重人群以及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的食物呢?”提炼出中心观点。对象为:超重人群以及糖尿病人群;重要信息(原因和结果)为“由于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得出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其次便是“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最后一点便是“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限制总热量,建议平均一天吃下去的水果不超过200”。

综上,再结合字数限定和“因果关系”的要求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