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5年第8期 ID: 359197

[ 刘昌华 文选 ]   

语言规划范式下的语文教育

◇ 刘昌华

  近年来,语言规划学在我国发展迅速,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先后设立了语言规划或语言政策学科的博士招生专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期刊已经出版,《语言规划学研究》《中国语言战略》正在酝酿出版。2015年6月28日,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分会宣告成立,这标志着语言规划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
  与传统语言学科观念不同,语言规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如“语言资源”“语言能力”“语言生态”“语言安全”“语言产业”“语言技术”“语言经济”等。语言规划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和个人的特点,预示着这门学科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
  语言规划范式指的是与语言规划相关的一整套概念体系和世界观,是语言规划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学科集体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语文教育是语言规划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语言规划应从宏观层面对语文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理性思考。语言规划范式之下,我们认为语言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都是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能力。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
  这一重要观点和语言资源观紧密相连。这是因为语言资源观不仅认为语言是重要的资源,而且与语言相关联的文化、文学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和理解经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必须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又分为三个层次: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跨文化理解语言的能力、融入语境的语言翻译能力。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指能够基本理解这些作品的语言,知道其基本意思表达;跨文化理解语言的能力指对那些古代文章、外国文章、地域方言写作的文章,能够结合其具体的文化特点理解其意思表达;融入语境的语言翻译能力,指能够将外国作品、文言作品等按照普通话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和表述。以上语言能力指的是语言接收能力。此外,还有更高级别的语言能力,就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能力,即语言产出能力,它既包括口语产出能力,也包括书面语产出能力。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普通话的能力。
  第二,语文教育要注重现行国家规范语言文字的推广。
  宪法规定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我们要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在语文教学的选文中,我们要多选那些以规范的普通话写作或翻译的文章。另外,我们也承认文言文是重要的语言资源,要重视文言文的教育,同时也要区分文言文教育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教育,并在教材中将文言文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除了部分特殊人才以外,我们对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不宜做过高的要求。交际性是语言的第一特性,普通话是我国当前通用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使用规范语言进行交际、思维和写作,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对于汉字,我们要引导学生书写简体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参考,使语文教育更加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要求,使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在重要的教育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语文教育中应植入语言规范观。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与此相关的互联网、新媒体更新频繁,微博、微信、慕课等新鲜事物不断刷新我们的眼球,语言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比如“囿、美眉、给力、表哥、中国大妈、女汉子”等,又比如字母词的大量出现,如“NBA、CT、PPT、WTO、SOS、3D、ATM”等。在语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语言现象,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植入语言规范观,培养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对于字母词,那些经常使用并且已经根植于人民群众日常语言观念的,我们可以视其为规范语言,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收入的239个字母词。对于网络新词,有些可以作为新鲜词语使用,但是必须意识到这些词语还不是规范语言,必须经过时问的检验,才能确认其是否应该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不是对某个具体新生词语的解读,而是开展一种语言规范观念的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路径。
  第四,语文教育中要贯彻语言规划思想。
  语言规划在语文教育中也非常重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需求要有不同的语言规划。教师要有教师的语言教学规划,学生要有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划。教学规划应结合教育部制定的新课标进行设置,要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进行合理设计,比如低年级要着重识字教学,随着年级的增加,适当增加文章的字数,适当增加古文的篇数,适当引入外国作品。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要在基本目标之外,设置一定的选修课程,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语言教学规划要设定最低目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最低目标考核。语言学习规划则不同于语言教学规划,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合理的语言学习安排,比如识字计划、阅读计划、写作计划,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更多的阅读选读课文,但这些计划的前提是完成了教学最低目标要求。
  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语言教学,文学、文化、道德等教育应自觉融入语言教学之中,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引入语言规划范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语言文字学习,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促进书面语和口语的统一,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