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071

[ 夏桂存 文选 ]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例析

◇ 夏桂存

  【考点解析】
  
  文言文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纵观历年来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字词考查必不可少。因为我们只有准确地掌握文言字词的意思,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文言文众多字词出卷者如何选择拟题其实也有规律可循。字词考查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而导致词的古今异义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古今义完全不同。
  
  【例题讲解】
  
  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含在今义之中。例: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②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已成为河流的统称,词义比过去扩大了。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城”本义是“城墙”,后来城墙内外的地区也叫城;现代城市即使没有城墙也叫城。
  词义缩小
  古义大于今义。汉语由于词汇的发展变化,数量增加了,分工细致了,词义也就缩小了。例: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②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石壕吏》
  “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今仅指男子的配偶。“致词”古义是“对……说话”,今义是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所说的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词义比古代显然缩小了。
  词义转移
  指一个词原主要表示甲概念,后转移到表示乙概念。例:
  ①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涕”古指眼泪,今指鼻涕。“烈士”本指抱负远大、建功立业的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人。
  古今义完全不同。例: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出师表》
  “卑”指地位低,“鄙”指见识浅;今指品行恶劣。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山穷水尽、没有出路的境地。
  
  【答题技巧】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般在课文注释中均有解释,因此我们平时在学习文言文时应该认真阅读注释,比较它们的古今差异,并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分类整理,加深记忆。临考时要看清试题认真回忆。弄清类型,切不可想所当然,望文生义。
  
  【实战演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线的字词。
  1.其塔动《梵天寺木塔》
  2.默而之《论语》八则
  3.屠自后断其,亦毙之《狼》
  4.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赵普》
  5.出近之《黔之驴》
  6.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7.王曰,何?曰,坐盗。《晏子使楚》
  8.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9.语时不悲《人琴俱亡》
  10.乃记之而《小石潭记》
  11.人有百手《口技》
  12.录毕,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13.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4.今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1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1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7.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18.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曾刿论战》
  1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20.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曾刿论战》
  21.能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22.诚宜张圣听《出师表》
  2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24.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出师表》
  二、下面哪两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相同?()()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媵人持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也。(《岳阳楼记》)
  以俟夫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也。(《醉翁亭记》)
  子子孙孙无匮也。(《愚公移山》)
  (2008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三、选出下列画线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王命急宣(《三峡》)
  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狼》)
  盖余之勤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愚公移山》)
  不知口体之奉不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2008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担心,嫌2.记3.大腿4.形容为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5.渐渐6.只7.犯罪8.它的果实9.完全10.离开11.即使12.跑13.护城河14.逃跑15.鲜艳美丽16.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17.从前困苦不堪18.案件19.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0.第二次21.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22.扩大23.痛心、遗憾24.感动激奋二、BE三、A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育才学校(22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