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907

[ 韩冰 文选 ]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韩冰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思维是指不拘泥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造的现代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创新思维的深远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依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把“创新”两个字注入到青少年的精神内核中,让他们拥有创新的欲望,学会批判地吸收。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必须从改革教育思想着手,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保守型教育走向创新开放型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走向民主式教育,从传授式教育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思维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新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最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这是创新能力的发展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拓宽学生自由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语文知识体系包容了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逻辑学、文学、哲学、美学等诸多范畴,能力体系更是包容了朗读学、演讲学、写作学、心理学、交际学、书法等多个体系,因此,语文学科是其他基础学科的基础学科,这一特点就决定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方面的独特优势。
  二、多措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弘扬以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应该是教育最起码的教学民主意识。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勇于探索。首先允许插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学生插话,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都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得以培植的沃土。其次允许失败,成功来自失败,拨开失败和错误的迷雾,真理就会光芒四射,而且还应在课堂上提倡学生“标新立异”。
  2、创设容易引发创新思维的教学情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创设积极思维的良好情境是引发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一定的情境刺激,不仅能引起联想,发展想象,而且可能引发潜意识中的沉淀信息进入显意识而产生灵感,展开创新思维活动。设境,为学生“入境”提供了条件,“入境始与亲”。把学生引入一定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思维的活跃,发展探新求异的精神。设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一段短小的故事、有趣的新闻、贴近的诗句、精辟的格言、一幅图画一帧照片,一段音乐等等,巧妙导入有可能加深感受,导引出旧知中意识或潜意识的积存,造成某种触发,引起灵感,产生创新思维活动。
  3、科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品质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经常的训练而形成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训练,努力改变单一思考模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创新指在教学中不要太拘泥于书本,要有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增强自由度,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训练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思维的流畅性,因为一切创新思维离不开联想与想象。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4、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例如,在初级中学语文语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激励学生对创新思维的运用。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课文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创新性教育资源。如教材中独特的描述、新颖的观点、新异的抒情发等必将在学生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而计,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途而计,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必须把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
  
  河北省巨鹿县巨鹿镇中学(055250)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