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近年,周海婴与儿子周令飞连续撰写《鲁迅是谁》《让鲁迅回家》等文章,为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奔走“呐喊”。他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学课堂上普遍对鲁迅存在种种“误读”。一提鲁迅,大家就认为是个横眉冷对的老头。目前鲁迅选入中小学的文章多达20篇,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但许多篇目的选择和教法值得商榷。“如果孩子们最先接触鲁迅的文章是那些革命性、战斗性很强的杂文或小说,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鲁迅的兴趣和情感。”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2008年度十大新闻
1 美国金融动荡引发全球经济衰退;2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3 孟买恐怖袭击事件;4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5 索马里海盗肆虐;6 在高加索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7 中国的“毒奶粉”事件;8 古巴改革逐渐启程;9 哥伦比亚陆续有人质获救;10 四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
现行教育病症多 文理分科遭炮轰
在深圳召开的“国际人才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作了“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的演讲,炮轰我国现行教育中的三大“病症”:文理分科、教育行政化和学生阅读能力下降。朱永新指出,文理分科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科学家人文情怀缺失;教育行政化使知识分子无心学问;阅读能力下降导致了国民素质降低,这些最终将使我国人才培养水平下降,人才数量减少。
“非遗”申报结束 中国提交35项
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已经结束。中国共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35项申请,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妈祖信俗、传统乌龙茶制作技艺、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宣纸和徽墨制造技艺、多民族民歌“花儿”等等。此前。中国已经有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山寨风席卷中国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它的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文化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说,山寨文化就是盗版文化强盗文化;有人说,山寨文化是草民对垒精英的文化……热热闹闹一阵之后,“山寨”会消失吗?
《百家讲坛》被批误导读者
在近期举行的“柏扬与通俗历史写作”研讨会上,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认为,柏杨写史有着独到的观点与价值判断,尽管有些观点存有疑点,但其文本始终是严肃而严谨的,拒绝一切戏说的成分,不同于将历史庸俗化的《百家讲坛》。解玺璋说:“以《百家讲坛》为首的讲史栏目,以及一些写史作者,为了取悦读者而将民间传说、野史等与历史混为一谈。《百家讲坛》如今收视率下滑是不难理解的。”
心语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