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692

  

钟摆族

◇ 刘登超 付祥东

  新生活催生“新人类”,也催生新词语。“钟摆族”(pendulum clan)频频在媒体中亮相。如2011年1月11日江苏市民肖经栋说:“7时45分,走出在江苏昆山的家门,乘8时的列车,不到40分钟就坐在了上海的办公室里了。像我这样的长三角‘钟摆族’越来越多了。”
  那么到底何谓“钟摆族”呢?
  “钟摆族”最早发源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是伴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乡或城间一体化产生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便利化而产生的同城效应。“钟摆族”具体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工作和生活在两个地方并以固定的节奏来回奔波的人。他们或者是每天往返于两地,或者是每周来回于两城。有个概括是说他们突破城市界限,工作生活双城化、房子两地买、婚姻周末化,社交网络多城交叉,原有的单一城市生活工作模式被打破。实际上,钟摆的两个点不独是两个城市,还包括上班下班、醒来睡去、赚钱花钱、购买消耗、生死轮回……似乎没有人能摆脱钟摆。
  人生就像钟摆,晃动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其动力便是欲望。欲求时则痛苦,满足时则倦怠,快乐只是短暂的。这便是著名的“叔本华钟摆理论”。他的理论有消极的一面。“钟摆族”既然应运而生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要辩证地看“叔本华钟摆理论”:生命是过程,钟摆本身也是过程。既然往返轮回这是事实,那么就使每段时间和空间变得丰富。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整个生命便快乐了。

钟摆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