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第6期 ID: 154619

[ 韩冬梅 文选 ]   

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与评价

◇ 韩冬梅

  [摘要]新的高中课程的确立,使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目标等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旧的评价体系不再适用。 本文拟从认知、兴趣、情感等方面试述如何评价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生
  
  新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的逐步确立,已经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和更新,而这也必将导致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发展水平为尺度制定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的着眼点应当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台素质。 因此要努力构建兼顾认知、兴趣、情感诸方面的多元教学评价模式。
  
  一、评价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它往往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做得较好的算是平日的课堂提问、小测验、单元测试的分数记录,过程评价的方法也仅限于此,而且这些评定的分数并不纳入终端评价中,只起过程性的奖惩作用,评价的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
  新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重视质的评价。
  
  二、培养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们知道,学习相同的材料,不同的人可能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不同。 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关于如何学习知识的学习策略。 而元认知则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方法。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是个人对自我认识的一个深加工,主要包括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当代认知心理学实验证明,如果我们能把元认知使用到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个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就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元认知能力,即使一般认知能力(或智力)很高,也不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得很好,实验证明元认知能力能弥补一般认知能力的不足。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无疑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历史,不管发生近期的,还是发生在久远的,就历史教学而言,都是发生在已经过去的时间里,既不会重现,也不会重演。 对中学生来说,由于发生的历史事件都不是他们曾亲眼目睹或经历的事,这一实际情况无疑与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发生矛盾,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一度性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同时动用多种方法,形成与有关历史内容相应的历史表象。 历史表象是指历史现象、事件、人物及其赖以存在并活动其中的时间、空间等鲜明感性形象。 形成历史表象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所感知。 从认知的角度去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给予评价。
  
  三、注重学生的兴趣评价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以更多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教学要发扬民主,提倡“群言堂”,倡导多向信息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展开交互式的评价方法。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没个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的感受为中心,敏锐地捕捉没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和同伴诚意、从而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老师应当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采取适当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调动所有学生自觉关注评价、参与评价,把原本严肃的课堂边成一个轻松活跃的讨论会,交流会,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老师和学生得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情感
  
  高中学生是从青少年成长到青年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个性是有差异的,通过体育教学不同项目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锻炼,在得到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锻炼中,体验快乐、成功的感觉,促进了良好的价值观。 老师通过教学的总结,把学生的个性认识统一起来。 达到最优良的认识度,从而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必须做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体育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合作和关心支持的表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同学之间的爱护和帮助,从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良好的态度和积极进去的价值观。
  以上是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对现行历史教学评价指标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抒发出来,希望能为更多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简介:韩冬梅,荆州市四机中学教师。

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