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第4期 ID: 135801

[ 李思衡 文选 ]   

议论文事例论据展现方式例说

◇ 李思衡

  《高考考试说明》在发展等级的“丰富”方面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有文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采用多种方式展现自己的事例论据,力求体现发展等级中的这些要求,让自己的文章亮点凸现。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易于学生操作的事例论据展现方式。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这些展现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事例组成段落角度:单例成段式和多例组合式
  1.单例成段式
  这种方式,顾名思义就是以一个事例为文章的一个段落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将事例全面具体地展开,充分地论证论点。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一篇满分作文片断:
  青虫破茧成蝶,是因为生命航线中安排了破茧这一艰苦航线。
  海龟伸头探路,是因为生命航线中预定了尝试并躲避敌人的路线。
  可是人类总是要干预他们。好心人拿剪刀剪开茧,可蝶已无力再展翅高飞;好心游客赶走老鹰,可成群的小龟无力再见到自己的父母。于是我们才明白: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当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悠然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我们不能改变。
  简析:考生在简单地分析完材料后,非常简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然后用单例成段的方式展现了陶潜的事例。文章先引用陶潜的诗句表明陶潜的正确的航线是什么,接着写昏庸的君主却要改变他的航向的结果,最后又写陶潜回到自己的航线。文章用一个段落将陶潜的事例充分展开,对比鲜明,充分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2.多例组合式
  这种方式,就是一个段落中列举多个事例。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个段落中可以叙述所选取的不同角度的事例,不仅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而且可以多方位的论证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种组合可以分为详叙组合式和略叙组合式两种方式。
  (1)详叙组合式。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的一篇满分作文片断:
  遭遇挫折时,我们不要轻易说“不”。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人生的黄金时代——21岁的时候,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双腿瘫痪了,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人生。双腿瘫痪,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该是多么多么沉重的打击啊!瘫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铁生坐着轮椅,痛苦地徘徊在地坛公园里,有时真想以死来了却此生。是他的母亲,一个普通而伟大的女性,给了他深沉的爱和生存下去的勇气,让他没有轻易说出那个“不”字——不活了,而是选择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毅然拿起笔来,去描写丰富多彩的人生,去刻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给迷茫的人以启示,给痛苦的人以鼓舞,给空虚的人以充实。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像史铁生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西汉的司马迁,在遭遇宫刑以后,他没有轻易说“不”——我不想活了,而是忍受这奇耻大辱,继续他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的曹雪芹,在家道中落以后,过着三餐都吃不饱的日子,这时他没有轻易说“不”——我过不下去了,而是刻苦地写作,用了十年的时间,写出了《红楼梦》,成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假如他们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时候,都轻易地说“不”,选择“不再活下去”,那么后人还能知道司马迁、曹雪芹、史铁生这些光辉的名字吗?世人还能享受那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吗?中国的文学史还能像今天这样熠熠生辉吗?
  简析:文章采用多例详叙组合的方式展现所选取的中国古今著名作家史铁生、司马迁、曹雪芹三个事例,每一个事例都紧扣论点详细叙写了他们遭遇挫折时都没有轻易说“不”的做法及带来的结果,这样使得文章极富说服力。
  (2)略叙组合式。
  这种方式,就是组合在一起的每一个事例都简略叙述,多采用排比的方式或整散句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好处是事例叙述简洁,句式整齐或多变,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坚强”的一篇满分作文片断:
  坚强是古人成功的阶梯。古人身处逆境却成就一番事业,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有坚强的光芒。仲尼“韦编三绝”的故事家喻户晓;匡衡“凿壁借光”的事迹妇孺皆知;“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的美谈大家也耳熟能详。这些伟人用坚强的力量克服物质生活的贫乏,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简析:文章论据叙述非常简略,运用排比的方式展现了仲尼、匡衡、苏秦、孙康的故事。这种展现方式,事例让人觉得熟而不俗,既使文章简略,同时又有文化底蕴。
  (二)从运用的句式角度看:复句式和单句式
  1.复句式
  这种方式主要是将论据材料用不同关系的复句来展示出来。常用的关系复句有:转折关系型、因果关系型、条件关系型、假设关系型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语意重点突出,能更充分地突出论点,材料更好地为论点服务。
  (1)转折关系型。这一类型的叙述中经常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像“虽然……但是(却)……”“但”“却”等。如2008年高考广东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夏洛蒂·勃朗特奇特的一生布满了崎岖与坎坷:亲人离世,家庭贫困,但她没有对生命说一个“不”字,她集中精力,历尽困苦,终于完成了一部惊世之作《简·爱》,使她在英国文坛上享有崇高地位。
  简析:作者将夏洛蒂·勃朗特的事例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展示出来,尤其用一个转折词语“但”突出叙述出了她在这种艰难条件下没有对生命说一个“不”字所产生的结果,有力地突出了论点。
  (2)因果关系型。这一类型的叙述中经常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像“因为……所以……”“正因为……所以……”等。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精神的三间小屋》:
  古有言:三思而后行。充分地思考,才能扫清行进之中的障碍。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司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恨。而正因为有了多次思考,敢于否定前人,才有了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佳话,才有了给卡文迪许一杆巨称,他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传奇。
  简析:作者用因果复句叙述了未充分思考的庞涓和司马懿两个反面事例和阿基米德和卡文迪许两个正面事例,既使事例叙述非常简练,同时又显得论据丰富。
  (3)条件关系型。这一类型的叙述中经常用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像“只有……才……”“只要……就……”等。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优秀作文《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即使是年幼的龟,也可以在危难时刻缩回去,重新审视世界,作为有成熟心智的人类,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使有苦有难,也可以经过思考,找寻出路。坚信我是自己的主宰,虽然失望,但不绝望。
  晋朝时代黑暗,朝廷腐败,却只有“竹林七贤”在一片乱世之中吟唱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于是有了嵇康的竹林打铁,广陵绝唱,有了阮籍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高呼,有了刘伶抱杆栏而舞,把盏而歌的吟唱。
  简析:作者用“只有……才……”的条件关系形式,将嵇康、阮籍和刘伶这三个事例扣紧论点简洁地展示出来,既使句式整齐,又显得材料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