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信息渠道;填补语言空白,剖析重点难点;发挥众多优势,培养审美意识。
【关键词】多媒体 教育手段 语文
多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中,它最大的优势是集图像、声音、文字和视频等为一体,因此,只要我们理性地将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融合于一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基于此,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更能有效地体现,在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打破时空限制?摇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介入,它可以将教学的时空限制打破,创设一个多维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得枯燥的讲解变得鲜活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在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中体味,从而快捷又正确地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意图。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非常的精美,我们能去品味是乃人生的一大快事。然而,唯一遗憾的是,有的课文离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有些遥不可及,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自身的底蕴和常规的教学手段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显然是不够的。有了多媒体技术以后,我们可以声情并茂地在学生眼前展现在文本,回响于学生耳边、荡漾在学生心中的那些点点滴滴,会使得他们享受无与伦比的乐趣。如笔者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时,借助多媒体将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展示在学生眼前,耸立云霄的望天树、神奇的热带雨林动植物、美丽别致的竹楼、秀美的傣寨、身着民族服饰的傣族人,同时又展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人的饮食、劳动、生活等场面。在展示美丽画面的同时,笔者又配上了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在这充满着傣族风情的诗情画意里,学生们陶醉着、好奇着……
二、丰富教学内容?摇拓宽信息渠道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离不开让学生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掌握宽泛的知识,从只有这样,智力才得以发展,能力才得以形成。联系信息论的观点来分析,就是在一定时间里给学生传导尽可能多的信息,拓宽多方渠道,使得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此,多媒体可以是首当其冲,它是最佳的快速便捷信传递信息的通道,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被无形中大大提高,无疑,课堂的密度增加了。如笔者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一文时,首先将作者生平、经典作品、在文学界的影响等有关情况以及该文的写作背景、故乡的照片都在学生的面前呈现了出来,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文本的内涵,感同深受地体味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时,笔者又引导学生欣赏对此部分的配乐朗读,同时用课件展现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村庄、故乡人的活动,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染着故乡的气息、故乡的萧条与作者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如此一来,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学生掌握的知识量与密度增加,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变得高涨。
三、填补语言空白?摇剖析重点难点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很多时候,我们在口头传授和提醒着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而那是有局限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言,那是远远不够的。而多媒体则不然,它的影像资料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冲击是无穷的,它必然会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借助多媒体可以填补教师语言无法企及的空白,缩小“教”与“学”的有时难以逾越的距离。如笔者在教学《望天门山》一诗时,天门的形象,对于“开”和“回”是怎样与山水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时,笔者依据课文设计了这样一个景图:将绘成门样的两座山展现在学生眼前,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于两山夹缝间,它冲破了两山隔阻,飞流直下。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摇而来。借助多媒体手段,由抽象到直观,由晦涩的文字描述到跳动的画面,润物无声地使得学生理解了“门”“开”“回”的意义,对诗的意境自然也能了然于胸,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发挥众多优势?摇培养审美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培养是标准化的教学产品,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僵硬的思维定势,它严重地桎梏着学生的创造力。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理性地运用多媒体,能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拓宽他们思维的境界。在现行的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有着大量优美的中国传统美文和古诗,我们要将这种静止的美与多媒体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相融合,将文本中的美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笔者在教学《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时,用美术展示了我国北方雪域风光的美丽而奇寒,以流动的画片一一展现诗中的实景和虚景、动景和和静景、远景和近景;用音乐表达了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的胸襟,同时以此一一抒发诗中豪迈、惆怅的情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好似导演,一幕幕场景让学生如痴如醉;好似画家,用斑斓的色彩勾勒着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好似导游,引领着学生遨游在语言的海洋……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建立良性循环顺理成章。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能理性地充分地开发和运用多媒体,就一定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有效感受和吸收文本的语言,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