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06年第6期 ID: 80280

  

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错误及一致性问题

◇ 萧国政 李春玲 黄 友


  调查三套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北师版、江苏版)前18册(主要是前10册)的注音情况,〔1〕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音错误、注音一致性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单是编辑校对的技术疏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今的语文教育观、语言规范意识、语言规范工作、语言教育理论和教材出版、监督等方面的一些缺失。
  小学的语文教育,首先是儿童母语的“定型”教育,小语课本的语言应是共同语最标准、最统一的核心部分。避免注音错误、保持注音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不仅是教材能否通过审查的硬性指标,而且对孩子一生语言的发展、对民族共同语世代永葆自己清晰浩荡的主航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
  
  一、注音错误
  
  教材的注音错误主要有两类情况:一是印刷错误,二是知识性错误。
  1.印刷错误
  检查几套教材的前6册,发现真正是印刷错误的语音问题,仅江苏版第2册第47页的一例。该页把下面句子中第二个“山”注音为shānɡ:
  (1)山(shān)上有一棵小松树,山(shānɡ)下有一棵大松树。(江2047)[2]
  从理论上讲,作为教材,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印刷错误是应该杜绝的。
  2.知识性错误
  以下注音错误,似应是知识性的,即这些错误一般为注音者和出版者未用语言知识来标注和检查课本的注音所致。如:
  (2)蚂蚁和蜜蜂商量(shānɡliànɡ)大事情。(北1006)
  (3)为(wéi)有暗香来。(北1090)
  “量”是一个多音字,在“商量”一词中,如果按字标音,根据“商量”中“量”的义项,应标“liánɡ”;如果按词标音,应标轻声(lianɡ)。(参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192页)“为”在这里是“因为”的意思,应注为wèi。(参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422页)
  3.印刷或知识性错误
  有的错误是两可的,从一方面看可能是印刷问题,从另一方面看可能是知识性问题。例如:
  (4)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江5066)
  (5)嗒嘀()嗒(人3172)
  “夫”当姓氏用时读“fū”,“夫差”中“夫”是姓,依据《现代汉语词典》(415页),其注音应为“Fū”,即声调为阴平。此例声调出错,可能是注音者的知识问题,也可能是打字或校对等出版印刷方面的技术问题。“嘀”只有在“嘀咕”一词中才读“dí”,在“嘀嗒”中读“dī”。(参看《现代汉语词典》290页、292页)在课文中,“嗒嘀嗒”是吹喇叭的声音,“嘀”的正确注音应为阴平“dī”。
  
  二、注音的一致性问题
  
  课本知识及其表述的一致性,历来都受到学校、教师和出版者的高度重视。但是,考查三套语文课本,我们看到教材注音不一致的问题相当普遍,不仅几套教材不一致、一套教材内部几册不一致,而且同一册教材内部也不一致。不同层次的不一致,其问题的性质及严重性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一致性方面的问题,严格地讲也是知识方面的错误。
  1.几套教材相同词语的注音不一致(以文白异读词和双音词第二音节的注音为例)
  A.“谁”“露”都是文白异读词。但是,不同教材,文读、白读注音选择不同。例如:
  (6)蘑菇该奖给谁(shéi)?(江2039)
  谁(shuí)也捉不住阳光……(人1079)
  (7)小荷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人2060)
  小荷才露(lòu)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北4116)
  “谁”的注音,江苏版与人教版不同,江苏版选注白读音,人教版选注文读音。“露”的注音,人教版选文读音,北师版选白读音。
  B.“晚上”和“朋友”的注音。
  “晚上”一词,三套教材都注了音。但是“上”的注音,江苏版跟《现代汉语词典》一样,注的是轻声,人教版和北师版跟《现代汉语词典》不同,注的是单字调去声(本文有下画线的词语,均是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的语例)。例如:
  (8)一天晚上(shang),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江1076)
  晚上(shang),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江2039)
  元宵节的晚上(shàng),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北2004)
  晚上(shàng)从来不敢自己出门。(北3042)
  这天晚上(shàng),小明梦见自己成了一名火车司机。(人2149)
  “朋友”的“友”,人教版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注的是单字调上声,江苏版注音跟《现代汉语词典》相同,注的是轻声。例如:
  (9)它是我的好朋友(yǒu)。(人1081)
  朋友(yǒu)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人2046)
  给她的好朋友(you)们写信。(江1089)
  朋友(you),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江2047)
  2.同一套教材内部几册注音的不一致(以几个双音节词的注音为例)
  先看人教版对“热闹”一词中“闹”的注音。
  (10)操场上,真热闹(nào)。(人1053)
  走亲戚,看朋友,可热闹(nao)啦!(人2161)
  这一下可热闹(nao)了。(人2164)
  前一例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注单字音去声;后两例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相同,注轻声。
  再看江苏版对“喜欢”一词中“欢”的注音。
  (11)你喜欢(huān)吃哪些水果?(江1108)
  你喜欢(huan)自己的家吗?(江2017)
  收集你喜欢(huan)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江2107)
  前一例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注单字音阴平,后两例跟《现代汉语词典》注音相同,注轻声。
  3.同一册教材内部注音的不一致(以北师版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的注音为例)
  先看“太阳”的注音:
  (12)丁丁说:“人类已经能登上月亮了,将来还要登上太阳(yɑng)呢!”(北1050)
  太阳(yáng)会把人烤焦的。(北1050)
  做太阳(yáng)钟。(北1066)
  三例都在一年级上册,前一例的注音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是轻声;后两例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相同,是阳平。前两例都出现在第50页。
  再看“眼睛”的注音:
  (13)纱做的猴子眨眼睛(jīng)。(北2002)
  好像千万小眼睛(jing)。(北2069)
  两例均出现在一年级下册,前一例注音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不同,是阴平,后一例注音与《现代汉语词典》注音相同,是轻声。
  这里只是就词语的本调注音的不一致情况略举了几例,关于词语变调注音不一致的情况有的教材也特别严重,这里不详述。
  
  三、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及注音一致的重要性
  
  保持知识及其表述的一致性,不仅是一般著作面世的起码条件,而且是衡量教材能否通过审查的硬性指标。词语注音的一致性,对于小学语文来讲,其重要性是超课本的,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1.几套教材不一致,在客观上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汉民族共同语是高度统一的语言,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是国家行为。基础教育的教材是具有教学尊严的传统依据,如果由于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材,最后学的汉民族共同语五花八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20世纪的中小学教材,基本上是人教版一统天下,不管老师的发音是否准确,其理论和知识是一致的,即使有错,纠正起来也比较方便。现在多种教材百花齐放,给了教学广泛的选择空间,这是一种进步。但是,不论课文怎样安排,版面怎样创新,印刷如何精美,一本教材如果缺乏知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就是不合格的,也应该是不能出版的。知识的正确性、准确性和一致性都是教材和教育的生命,舍此很难称之为合格的教材和教育。
   [##]
  从理论上讲,多套教材的编写,必须有统一的技术要求。如果几套教材组织和管理得比较好,全国同一年级的学生,读完了不同教材相同册数的课本,应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并可接受全国统一命题的水平考试。可是就现在教材的这种注音情况而言,不仅不能进行统一的水平测试,就连语音测试的标准都无法制定。
  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传统依据,课本都不可靠,教学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接受启蒙教育的学生是洁白无瑕的,我们不能用杂乱和错误的知识内容,不负责任地在儿童人生知识的白纸上胡乱涂抹。尽管人们学习的知识,开始学错了后来可以纠正,但是启蒙教育学错了,即使纠正,也相当困难,可能有的孩子会一辈子错下去。
  2.语文教材是传授“语文”的课本,对于语文,不同的教育观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定义。但是,不管我们怎样认识和定义语文,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其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和功能都是不能缺失的。因为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和优秀民族,其知识和文化的教育,都不能建立在学生缺乏良好语言基础的沙滩上。
  众所周知,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对于语言来讲,如果物质外壳出了问题,语言的“皮”之不存,其毛将焉附?表述一种语言外壳的注音不一致,通过教学灌输和编织给学生的语言之皮,就很可能是一张杂皮、烂皮。
  语言是活在人们的使用中的,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下几代掌握的共同语外壳混乱,加上时下一些人对世界其他语言的实用主义推崇,要不了多少代,作为民族重要标志的汉民族共同语,其前景就可想而知了。语文课本的语音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视小学的母语教育,就是在维护、培养和呵护我们的民族共同语,巩固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国家的安全系数,并且也是在积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额战略资本和资源。现在,汉语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如果我们自己母语教育的语音都不一致,怎么授之于人?我们应有高度的国家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紧迫意识!
  
  〔1〕18册即三版教材一至三年级的课本,前10册为人教版一年级上下册(2003年2月、2003年12月);北师版一年级上下册(2001年7月、2002年11月),二年级上下册(2002年6月、2002年11月);江苏版一年级上下册(2002年6月、2002年12月),二年级上下册(2003年6月、2002年12月)。
  〔2〕文中用一个汉字加四位数字标记所列问题的出处。汉字“江”“北”“人”分别代表江苏版、北师版、人教版。四位数字的第一位表示册数,一年级上册、下册,二年级上册、下册,三年级上册、下册,共6册,分别用1~6来表示;后三位表示页码数。“江2047”的意思是江苏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7页。
  参考文献:
  (1)《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
  (2)丁方《语文教材试行〈正词法〉的问题》,《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3)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
  (4)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陆俭明、苏培成《语文现代化和汉语拼音方案》,语文出版社,2004年。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
  (7)《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语文出版社,2001年。
  (8)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小学语文教材词语注音错误及一致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