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阅读,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力求课堂氛围的和谐、融洽,师生交流的平等、自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作品语言、理解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表演、评论、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课前准备:选出两名导演,自由组织两套班子,自行挑选演员,在熟悉剧本、研究剧情的基础上,表演课文的“殉情”一段。
要求:熟悉台词,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但表情、动作要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
听长笛演奏或钢琴曲《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品味《梁祝》歌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写歌词,抒发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长笛演奏《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营造一种伤感的氛围,让同学们先受到感染,也可谈谈感受。
二、表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演员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看后要求作出评价(长处、不足、改进措施、最佳表演奖、最具特色奖等。由于时间关系,仅表演了一组)
三、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先请饰演三位主要角色的同学谈谈对所演角色的认识及舞台处理的原因;再请观众同学结合自己对剧本和剧中人物的理解作出评价。
邱岳(饰帕里斯):剧中写帕里斯的主要有三处,分别是与侍童、罗密欧的对话和对朱丽叶的倾诉。与侍童对话,是温和平缓的,表现出他性格中善良与细心的一面;对朱丽叶的倾诉,则是深情而优雅的,表现出他多情而又富有教养的一面;而他与罗密欧的对话,应是愤慨和充满仇恨的斥责,这又表现出他忠于爱情又富于血性的一面。
师:分析得好不好?(生齐:好)邱岳同学分析得不仅好,而且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很到位。那同学们来评判一下他演得怎么样?
生1(另一组中扮帕里斯的):我觉得对朱丽叶的倾诉还应该充满伤感和遗憾,他没有表现出来,就连他自己说的深情而优雅也表现得不够。
师:好,评判得非常入理,那你能不能把这段给大家演绎一下?
(生1投入地演,师生鼓掌)
师:接下来,我们请朱丽叶来谈谈她的体会。
韩文娟(饰朱丽叶):剧中写朱丽叶的也主要有三处,分别是刚醒来、得知罗密欧已死和吻了毒液之后。她是个14岁的少女,充满稚气与天真,所以她一醒来,第一句话便问罗密欧,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应用急切、快乐的语气读,并且应把音量放低;而当她得知罗密欧死后,心情由希望陷入绝望,并毅然选择了殉情,应读得痛楚、柔肠寸断。最后,在吻了毒液听到人声之后,想求速死,读得也应该急速一些,从而突出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形象。
师:听得出,“朱丽叶”对她的戏还是下功夫研究了的,大家对她的分析和表演来做一下评判吧。
生2:我觉得她分析得不错,可没有演出来。
生3:尤其是最后一句,匕首都插进去了,说话应该是有气无力才对。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剧本和表演都看得很仔细,那谁来给读一下呢?
(另一组中扮朱丽叶的读了一段,又有二生各读一段,读得有进步,注意到了提出的那几点。鼓掌)
师:最后,我们请出戏份最重的罗密欧来谈谈。
刘琨(饰罗密欧)押罗密欧也是与三个人进行了对话?他与侍童、帕里斯的对话中蕴含着必死的决心和殉情的义无反顾,应读出他的急躁、狂怒和义无反顾;而他对朱丽叶诗一般的倾诉中,除了压抑在心底的悲痛外,更多的是能与爱妻同生共死的向往与激情。读起来也应该充满激情,其中还夹杂着痛苦、柔情、悲愤等等,不太好把握。
师:好,确实如刘琨所说,罗密欧这个人物是最难把握的。当他听说朱丽叶死的消息后,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一头饿虎或咆哮的怒海”;可当他来到坟地,面对爱妻的“遗容”,爱潮又在胸中激荡,死变得不再是痛苦与恐怖,甚至让他觉得“愉快”,这缘于他对朱丽叶强烈的爱,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爱,也是一种令人欲哭无泪的情。他的“真情告白”中,有浓浓的爱、有未续的情、有悔恨的泪……还有什么?大家可以就罗密欧这个人物和刚才刘琨的表演谈一谈。
生4:从罗密欧的大段对话与独白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富有教养、风流儒雅又勇敢多情的人。(具体举例说明略)
生5:还可以看出他对封建伦理道德有着强烈而坚决的反抗精神。(举例略)
生6:刘琨刚才表演得很好,很有激情,只是临死前那最后一段,对不同的人说的话的语气、语调能再有所区别就更好了,否则听不出哪些是自言自语,哪些是对帕里斯说,哪些是对朱丽叶说。
师:好,那你能不能读几句试试?
生6:我也读不好。
师:没关系,试试吧,没试怎么就知道读不好呢!
(生6读了“提伯尔特?熏你也……幽宫。”另一组中扮罗密欧的演员读了“我要留在这儿……死去。”师生鼓掌给予鼓励)
师:现在,请我们的王导演来谈一谈吧。
王磊(任导演):经过了一周的排练,今天是我们演得最好的一次,虽然和专业演员比起来还差很多,但我觉得我们的演员都尽力了,我们一周的辛苦排练也算没白费。同时,我也感觉到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很容易的,包括演员。
师:确实,你们的演出水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真的为你们感到骄傲,让我们给王磊和剧组所有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吧。
(师生热烈鼓掌)
师:看得出,大家演得都特别投入,可我们还是要按照一开始说的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具创意奖。大家评评吧。
(生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奖——刘琨(罗)、最具创意奖——邱岳(帕)
师:我没有奖杯,也没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们,就送给你们几句话吧。
【投影】
送给“最佳表演奖”获得者?押你有着非凡的表演才能,又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艺术舞台或文学领域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送给“最具创意奖”获得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人进步的“能源”,请你带着它一起上路吧!你可能因此而一帆风顺,也可能因此而举步维艰,但请你记住:一定不要丢弃它,困难、挫折都会是暂时的。
送给所有演出人员及全班同学:你们精彩的演出赢得大家的掌声,可生活不是演出,不能演坏了再重来。埋下头来,才会有无愧的人生。相信你们都会演好人生舞台上的角色,老师等着为你们喝彩。
四、升华主题 扩展延伸
师:刚才,通过观看你们对“殉情”这段的表演和大家一起深入的探讨、赏析,也让老师获益不少。那么,这出戏最打动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生7:是戏中男女主人公生死与共的爱情。
生8:是他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爆发出来的青春的激情。
生9:是他们义无反顾的献身爱情的精神,给人以一种崇高感受。
师:好,大家说得非常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师深情地背读,投影该词)这是元好问游汾水之畔,遇一大雁被捕,见另一大雁徘徊良久,头驻地而亡后有感而发的《摸鱼儿》的上阙。预习时,我让大家听长笛演奏或钢琴曲《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品味《梁祝》歌词,并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写歌词的形式,抒发内心情感。我看不少同学已经写了,现在就请发表一下你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
生10(于敏):无法抗拒浓情蜜意/始终将你魂牵梦系/堆积起每一分思绪/情缘细语无法忘记/爱像大海没有头绪/常在心中想要放肆/只想说声I Love You/岂料爱意无法延续/我的爱已不能停止/我的灵魂已被抑制/我愿永远随你而去/将这份爱刻骨铭记
师:怎么样?
众生:好!
师:确实非常好啊,不仅押韵、语句精练,而且好像是以罗密欧的口吻向朱丽叶倾诉,将罗密欧的感情刻画得情真意切,非常好。谁再来?
生11(吴继跃):我的歌名是《Last Impression》
师:还有歌名,而且是英文的,想来就不一般啊。
生11(吴继跃):I belive your love./边发抖边以一吻来定下盟约/我拥有了你/你拥有了我/I belive your dream./思念日浓/爱意愈盛/将它化为誓言/I loveyou. so far away./我们为爱而生/我们为爱而死/请不要悲伤/请不要哭泣/我们的爱将震撼星际/沾湿大地/请不要灰心/请不要放弃/我们的灵魂将展开受伤的翅膀/在宇宙振翅高飞/实现人类无尽的梦想/有情人终成眷属//I belive your love.边发抖边以一吻来定下盟约……
师:太好了,吴继跃不仅是从朱丽叶的视角切入,与前面于敏的相呼应,而且使主题也得以体现,正如文中结尾写两家和解,你们觉得用意何在?是否可信?
生12:可信,从全剧看,两人从恋爱、结婚到度过新婚之夜,已表明人文主义爱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胜利,虽然他们最后双双殉情,但他们的爱永生。
生13:不可信,在当时,两个世家的深仇大恨不可能因为两人的死就立刻解除,这只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师:其实结尾这样处理,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可信,因为,正如生13所说,这体现了作者更深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人文主义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念及乐观主义精神。这出剧的矛盾冲突,是情与仇的冲突,说到底是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思想之间的冲突,而最终情战胜仇,人文主义理想获得了胜利。罗、朱两人殉情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如生12所说,他们的爱永生,人文主义爱的理想获得了更加广泛而永恒的意义。这也正是这出悲喜剧打动我们的一个原因。
【投影】
悲喜剧是指描写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的剧烈冲突中,遭到不应有的但又是必然性的失败、死亡。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并奋发起来。
师:还有点时间,谁再来说一首?
生14(朱丹):我的歌名是《让爱永生》,“仰望星空/两颗星在不停闪烁/这是爱的见证//无需海誓山盟/只愿相伴一生/这是爱的承诺//点燃心中火焰/让爱再次燃烧/就此永不熄灭/直到地老//守护心中花园/让爱再次重生/永不停止呼吸/直到天荒//让爱永生”
师:好,让我们伴随着朱丹“让爱永生”的歌曲,回味着我们上演的莎翁的这出悲剧,不要一味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而神伤,而是要领略这出悲剧的意蕴并让悲剧不再重演。
课后作业是,一方面修改你的歌词,一方面找来莎士比亚另外的悲剧,如,那个终日在“活着,还是死去”中犹豫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因为捍卫自己荣誉而杀死自己美丽妻子的《奥赛罗》,还有在暴风雨中激情如火山一样喷发的《李尔王》等等,来领略莎翁戏剧的独特魅力,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后记】我认为,本节课这样设计的最大特点是突出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理解原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本课的另一亮点,是教师对表演者及全班同学的评价,可以说是对学生们今后学习、发展作出了指引,又使他们初尝成功的喜悦,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而最后让学生们以诗或歌词的形式来抒发内心感受,既调动起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又有利于个性化表达,突出语文的生活化。同时,这也为他们今后学习戏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本节课中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如学生对人物的挖掘、对表演的评价还不是很到位,老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引导、调控能力方面还暴露出许多问题等等,望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山西太钢四中 0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