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无创作激情、内容苍白是学生写作的通病。
面对现实,老师该怎么办?
教学是否应该创新,引导学生拓宽狭窄的生活与情感空间?
新课标下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气象。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习惯得以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作文教学可否借这一合法的身份获得新的启示、取得新的突破?
这是我最近常常思考的一些问题。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制定了一个七年级语文写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系列。
二、教学设计
1.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介入生活,关注生活,真实写作;
(2)引导学生拓展生活与情感空间;
(3)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2.活动内容
运用我们的智慧,睁大我们的双眼,捕捉细小的生活场景,采撷平凡的人事感动,展示我们个性敏锐的思索,抒写我们与众不同的情怀。
人人参与,共同合作,完成“买菜、烧菜、说菜、评菜、写菜”的系列活动。
3.具体活动步骤
(1)你来我来大家来
我提出了本次活动构想后,学生反响强烈,积极性很高。他们首先提出要写一个倡议,决定在活动正式开展前,以班委会的名义发出邀请,制造声势,酝酿氛围。我觉得可行,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了。
倡议书
同学们:
“民以食为天”,古人说的有道理啊!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寻常百姓家庭的膳食习惯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从吃饱转为吃好,饮食上更注重色、香、味、形,更讲究营养和滋补……显而易见,原始、简单、粗陋的烹调方法,已不能满足众多家庭的生活要求。
懂得一点烹调知识,掌握一点烹调技巧,已日益成为人的一种生存技能。
同学们,我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许多同学对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无动于衷,至于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更不去想,认为进门吃饭理所当然。
那么,从今天起,改变这种现状吧。
父母回家时,泡一杯暖暖的茶,笑眯眯地端到父母手中;父母疲惫时,烧一盘香香的菜,美滋滋地捧到父母眼前;父母忙碌时,说一句“我来帮你”,相信你的父母会备感欣慰。
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满腔热情地融入到孝心行动中去吧!
倡议人:一(5)班班委
2005年4月13日
(2)邀你邀他进课堂
倡议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劲头更高了。在班级生活委员牵头下,他们又拟了几份请柬,用中午的空闲时间,三五同学一起到学校食堂,热诚邀请食堂大师傅来班级传授烹饪常识。她们还四处打探,让厨艺水平较高的老师,在闲暇之余也来我们的教室走走看看,接受同学们的咨询。学生们问这问那,十分有趣。
在此项活动中,学生们开始思考与“菜”有关的具体问题了。平时一些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开始进入学生的学习领域,如做什么菜、怎样配料、操作上有什么讲究等等。在好奇心与趣味性的作用下,极具现实价值的学习任务变得刺激而有挑战性。个性内敛、性格腼腆的生活委员,还意外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超越,她领着一些学生大胆进行人际公关,与各方人士打交道,收获甚丰,让人刮目相看。
(3)“嘴巴炒菜”品美食
经过了前期的组织准备工作,一堂别具一格的“嘴巴炒菜”语文课正式开演。
由一男一女两学生主持课堂。其余按原先的编排设计,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各选一人作代表,走上讲台用嘴巴炒出蕴涵着集体创意的菜肴。
另有特邀的音乐老师、数学老师和三名本班学生组成评审团,为同学们“炒制”的菜肴打分。
那些登台表演的同学,个个口齿伶俐条理清晰,他们自报的参赛菜名及寓意,往往让人眼前一亮。如:
心有千千结——生活难免不如意,你我共同面对它。
果珍雪莲卷——果珍一般的透亮,雪莲一般的美丽。
五香盘——把快乐放入五香盘,这就是人生。
金豆排骨汤——招财进宝,合家欢乐。
麻辣豆腐——红红火火一盘菜,辣出美满一家人。
五香茶叶蛋——品尝人生的不同滋味。
因条件有限,45分钟的语文课堂,不可能真正响起“碗锅瓢盆”交响曲,那么,用自己精美的语言,有条理地给全班同学烹制可口的佳肴,用嘴巴炒出各式菜肴,未尝不是一种既方便又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
瞧,学生们口才挺不错,现摘录其一。
菜名:万紫千红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大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不禁让人遐想:在暖洋洋的东风里,抬眼望,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顿时扑入你的眼帘。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一道菜,就用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万紫千红。不过我们组自信:此“万紫千红”要比彼“万紫千红”好得多,因为不仅可以饱眼福,还可以饱口福呢。
这道菜的主料是大对虾,配料有鸡蛋、葡萄、番茄汁、大张的卷心菜叶、葱末、姜末、盐、味精等。
必要的清洗工作结束后,炒菜程序正式开始:
先把油锅加热,等到……
这样,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万紫千红”便做好了。“万紫”是葡萄,“千红”是淋了番茄汁的虾肉。看一看:卷心菜的绿、葡萄的紫、虾肉的金黄、蕃茄汁的橙红,令人赏心悦目;闻一闻,卷心菜的清香、虾肉的鲜香,番茄汁的酸香,使人如痴如醉;尝一尝,哇!外脆里酥,酸中夹甜,让人一口不过瘾。
试想一下,在万紫千红的花园中,坐下来吃这可口美味的“万紫千红”,那该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孔旦旦)
(4)填写表格竞厨艺
“光说不练空架子”,为了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在双休日的时候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本小组所制定菜谱的基础上,具体进行买菜烧菜系列实践活动,并负责填写由同学设计印制的表格,部分项目由家长监督填写。附表格(缩略图):
家长签名:
限于篇幅,现仅摘录部分家长点评和学生感想。
家庭点评:在我看来有点淡,以后要先尝汤水再装碗盘;有点焦味,颜色丰富;这次活动,培养了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知道了做饭的辛苦……
学生感想:我觉得烧菜并不难,难在选菜……我不知道父母爱吃什么,怕烧的菜不合他们的胃口;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父母养育我们都不容易,我们不能再挑三挑四的了,要学会孝敬父母,力所能及地替父母分担一些事;我炒的菜不好吃,却偏说好吃,父母在撒谎……我以后要为母亲分担,多帮她做些家务;虽然做菜的感觉还可以,但器具弄得太脏,洗菜又麻烦,感觉好辛苦。
(5)你方唱罢我登台
在每周一次的练笔中,几乎每个学生都以说菜、买菜、做菜为写作对象。由于人人参与,有了切身感受,写出来的文章再也不是假大空了。周记,真实地记录了学生们主动参与、融入生活的真实情景:
(例文一)
来到喧嚣的菜场,我四处张望,感觉新鲜极了。
忽然听见“小白菜”的叫卖声,我循声走去,那嫩绿可爱的小白菜,懒懒地躺在箩筐里,根部未去,叶上露珠晶莹透亮。我急忙问道:“多少钱一斤?”“可否便宜点?四毛怎样?”卖菜的老头头也不抬,嘴里嘟哝着:“哪有那么便宜。”我转过身,走不到五步,身后传来老人焦急的招呼声。回头一看,老人吧嗒吧嗒抽着烟,脸上竟现出心痛的神色。我急忙付钱,装上菜拎起篮子就走,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殊不知转到别处一问,两毛五也买得着。
[##]
唉!真是后悔莫及啊,后悔莫及!(单丽莉)
(例文二)
“去,快去!今天你买菜。”我拎着菜篮子,被老妈推出了家门,真是十二分的不情愿,要不是本周进行的“炒菜”系列活动,我才不买老妈的账呢!
离菜场老远,嘈杂声便扑面而来,我不禁皱起了眉。等到走进菜场,从小就爱整洁的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不信,请看:
镜头一:在一个熟食摊位,一位大叔一边取钱,一边用拿过钱的手去装食物,笑呵呵地递给别人,生意竟然好得很。
镜头二:一个油炸食品摊位居然设在厕所旁,香气混合着臭气,成为菜场奇妙一景。
镜头三:一个卖鸡的摊位和卖芒果的摊位摆到了一起,好多鸡毛飞到了芒果堆里。唉,那金黄的芒果,即使你再甜,今天也难以打动我的芳心。……
我激愤不已:菜场应该扩建,摊位应该分类,食品卫生应该抽检……老师,咱们在这方面着手如何?
终于,空空来,空空去。对不起了,买菜计划全泡汤了。(孔旦旦)
(例文三)
今天,我的任务是给全家烧制一盘美味佳肴。这不,大清早的,我和老妈一起去了菜场。
因为想做一碗红烧肉,一进菜场便直奔主题。肉摊老板四四方方端坐在一边,长得人高马大的,样子很吓人,果然是杀猪的料。讨价之后,老板剁肉的技巧比他的外貌更让我吃惊。只见一刀下去,分量竟丝毫不差。佩服之余,连看了他几眼,心中顿生好感。(李栋梁)
三、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尝试切入生活、感受生活并提炼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学生一旦摒弃了应付心理,则立刻展露出思维的活跃与创造的潜能。活动课堂给同学们提供了相对广阔的创造空间,有了鲜活的生活,有了自然的情感,有了独特的感受,有了创造的机会,学生作文便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此次实践活动,学生在小组规定活动中不断观察与发现、交流与对话、分工与协作,吸取与消化,他们不断制造兴奋点,凸现智力交锋,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切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
通过步骤和呈现方式的细化,这次活动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多元智能得以开掘,他们写倡议,贴广告,搞培训,拉赞助,这样一看,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和实际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写作活动本身。
活动,给了他们亲近作文的理由,赋予他们个性展示的权利,交流、表达、写作互为一体,知识与能力达到了有机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我真切看到了学生多元化、立体化的个性表达方式。
现在回头想想,在整个过程中我又做了些什么?无非是出了一个点子,作了一些引导而已。但整个过程的颇有趣味,却让我想到了诗意。诗意是什么?是创作时的倾情和作品的人性,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其实,诗意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