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赋予作品生命和魅力,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者的。所以考场作文要想拿到高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写得感人,让动人的情感感染阅卷老师。可是在高考作文中,感情真挚之作并不多见。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真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验,坚持“以我手写我心”,是不难写出好文章的。
技巧一:自述衷肠感人心
这类文章抒写的是个人真切感受或体验,有时甚至是个人悲惨的经历与遭遇,故能触动人心最柔软处而引发共鸣。文章多采用书信、日记等内心独白的形式,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常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来触动人心。如湖南卷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天上之母》:
……晚上还有道场上的很多事等着我去做,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披麻戴孝,但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总觉得,她在看着我呢。
人群陆续到达,我不断地向每一个前来悼念的人下脆,每跪一个人,想起的是她那双漂亮却带着水色的眼神,现在那水却顺着我的眼角流了下来。
时间慢慢远逝,那些哭过喊过或始终面无表情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几个守夜的嫌冷,砍了条板凳,烧起一堆火,围坐着嗑瓜子,说说笑笑,我打了几个盹,每次都被寒冷刺醒,即使挨着火盆,也无济于事。
天渐渐亮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刻。
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突然就哭得不可抑制,但我想我是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吧。
[评析与启示] 考场之上,写送别母亲这类故事是很有风险的,若非情真意切,笔墨含情,很难出新意。本文把自己对亲人与世态的感受描写得极为细致。如留守的人“围坐着嗑瓜子,说说笑笑”之类的句子,可谓直面人间冷淡,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正是这种情感的细化与思想的深度,让一个原本寻常的故事,有了获取高分的理由。当然,此类作文贵在真实,考生决不可为了博取他人同情而胡乱编造个人或家庭的悲惨遭遇,否则极有可能弄巧成拙,因为对于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而言,是否情发于衷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技巧二:借助意象巧载情
文章有时并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某个意象,来含蓄巧妙表达。其好处在于文章因此少了一分直白,多了一分含蓄委婉,从而更具情味。如广东卷2014 年高考满分作文《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颗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
那是一张多么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评析与启示]全文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岁月流逝,照片泛黄,但奶奶记忆犹在,对爷爷深情依旧,从而赞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情。文中借助“紫藤花”这一意象,从紫藤花起笔,紧接着描写了奶奶看照片的特写镜头,然后穿插进了奶奶对美好的往昔生活的回忆。文中多次出现了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的紫藤花,它贯穿始终,寄托了绵长的思念,象征了美好的感情,对人物形象起到了映衬作用。借助意象表情达意更加灵活,既有效避免了行文呆板,又能使语言表达有文采,有意蕴,以少胜多。
技巧三:融情于景情更浓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写作经验。此类文章同样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人物心情。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折射的是心灵上的微妙变化,或表现一种情趣,或抒发一种激情,或蕴含一种哲理,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富有诗意而显得有意境。如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荒山种茶人》:
清明时节,我冒着霏霏细雨,回到了阔别的家乡。
父亲的腰弯得深深的,像是融进了茶园无涯的绿意里。漫山遍野的深绿、碧绿、浅绿直逼我的眼球,又像是给大山围上了一层曼妙的绿纱。
我随着父亲走向茶园更深处,四周涌动着如凝脂般厚重的绿意。任南风带着沁人的土香袭乱我们的头发,那不该被打扰的世界似乎在浅斟低唱,山里的孩子喜爱漫游于山林,趁散放的鹧鸪还未归巢,偷偷寻觅它们下的蛋。夕阳西下,肥嘟嘟的小子用衣裳兜着满满的鹧鸪蛋回家。
……
我望着父亲佝偻的背,掂量着绿意盎然的大山,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青春,铭刻在大山的一草一木中,绿得苍茫……
临别前,父亲叮嘱我常回山看看。我几步一回头。父亲,正静静地倚在门槛旁。西沉的落日,在他的身上打出昏黄。此刻,炊烟正从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晚霞中四射,分散,消隐。女人们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茶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
[评析与启示]文中无论是茶园的无涯绿意,还是朴素的农村生活都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韵味。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清新的自然美,达到了意境深远的效果。农村是那么的简朴恬美、宁静平和,如仙境般令人神往。表达出对土地、农村环境的真切热爱之情,真诚之意。故写作中表达情感时不妨尝试借助于景物来传情,从而使文章意蕴更丰富。
技巧四:针砭时弊爱憎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关闭潘多拉》
盒子的开启与关闭或许只是一瞬间,但改变的却是永远。药家鑫事件的风波虽然早已平息,但其造成的蝴蝶效应却是一波又一波,还有“我爸是李刚”掀起的“拼爹热”……而如今,李双江儿子的“伤爹”行为在娱乐界更是掀起一场风雨,若他的罪名属实,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是什么,让这些生活在光环下的人们跌落深渊?是他们的狂妄自大,是父母的纵容和溺爱,让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目中无人,胡作非为,肆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但同时,也使他们自己万劫不复。
[评析与启示]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议论针砭时弊,爱憎褒贬分明,振聋发聩、催人警醒,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
(作者单位:民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