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各地的高考试题也均成为备考所需的必要材料,现将已实行新课改地区的语文试题进行比较简析,从中能够看出命题的一些规律,从而指导新一轮的高考复习。为简明有效地看出四地三套(海南、宁夏为一套卷)试卷的异同点,现将各种题型的分值列表如下(见文末),表格内数字均为试题所分配分值,客观题作出特别说明,其余题型为主观题。
从表格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基础知识分值减少,宁夏卷不再考查字音、字形、虚词、实词、近义词的辨析等,只保留了成语应用和病句辨析,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减轻了学生负担。
2.科技文阅读分值减少,难度降低。广东卷增加主观题。
3.文言文分值增加,内容仍以人物传记形式为主,题目设置仍是实词、虚词、文章内容、内容推断。
4.诗歌鉴赏仍以借景抒情诗为主,考查范围包括表现手法、炼字等等。
5.现代文阅读形式上变化较大,从必答变为选答,但对于学生答题实际上影响不大。
6.作文没有变化,仍以话题作文为主。
综上所述,虽然实施了高中新课改,但由于还处于实验阶段,因此为保证能够平稳地形成过渡,语文高考试题无论从题型还是从内容上都没有大的变化,仍以客观主观相结合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语文水平。分值设置也与往年基本相同,没有出现怪题、偏题。从大的趋势上看,逐步减少客观题的比例,与此相应的必然是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虽然这样增加了阅卷的难度,但更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试卷虽然表面上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要求从中选择一类作答,选考题占卷面总分的15%左右),但实际上不影响整张试卷的性质。
从这三套试卷的总体感觉来看,试题难度适中,题型变化不大,仍然是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