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750

[ 应允兰 文选 ]   

贴近生活重在运用 试题灵活考查能力

◇ 应允兰

  (2011年湖北卷)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气量。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试题评析】
  今年湖北卷这个试题出得好,出得妙!具体说来,它有两方面的特色,一是贴近生活,有时代特色。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各类专题性质的人物评选活动。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法制人物等等。这些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人物评选活动,旨在歌颂先进人物闪光的心灵、倡导某种人格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从而体现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类活动已成为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对象,并且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电视文化现象。在颁奖典礼上,致颁奖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一方面为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所激励,同时我们又为深刻、优美的颁奖词所感染。这道题引时代生活的活水,把常见的颁奖词作为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内容,既能考查考生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也极易引起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趣。二是贴进教材,倡导一种趋势。试题中所给的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都是同学们学过的、熟悉的。这一细节给笔者一个最真切的感受是这些命题离课本近了,与教材“亲”了。现在很多地方的语文试题都在有意无意地回归教材、回归课本,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也预示着未来高考试题命题的一种新趋势。高考具有强大的导向性,高考命题(尤其是阅读材料)不来源于课本,直接导致了学生不注重读课本,老师不重视教课本,教材被弱化,经典课文受冷遇,因此,高考试题命题材料回归教材、选自教材,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反拨和矫正。命题材料回归课本,对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鞭策。新课程中多种教材并行,无论选哪种版本,经典课文都要认真地品读涵泳,吸收精神滋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才能提升语文的品位。
  【解题指导】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胜。我们考试时要想正确、快速地解答这样的试题,就要明确什么是颁奖词及颁奖词的特点。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词所适用的情形是:在颁奖典礼上,它是作为某种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活动的策划就不是很完美,活动过程就显得不是很完整。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颁奖词的特点一是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二是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三是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炼简洁,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四是系列性。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是一个系列。尽管主题相同,但是具体人物对象的事迹不同。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清楚了什么颁奖词及其特点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谈一下颁奖词的写法。
  一是大处写意,勾勒人物事迹。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例如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魏青刚的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这段文字对魏青刚下海救人的事迹介绍,就是简洁的“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至于具体的过程,没有详细交代。但是英雄的侠义之举如在眉睫之前。这种大笔写意的手法,笔法简洁、描人绘物非常传神,显得气势宏大、撼人心魄。
  二是重在挖掘,表现人物的精神。我们知道,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徐本禹的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这段文字对徐本禹的精神与责任感提炼得很到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徐本禹以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源自于我们对他人格精神的钦敬。物质上不富有的他,以其义举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这比物质上的财富更有价值。这句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他“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因而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徐本禹崇高的品质、闪光的心灵、忘我的人生境界。
  三是灵活表达,叙、议、抒有机融合。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要求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邰丽华的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千手观音”的表演堪称“绝美的舞蹈”,以邰丽华为代表的演员,将生命之美演绎得让人惊叹。这段颁奖词将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在一起,浑然天成。
  四是语言简约,自然流畅富有音韵美。我们发现,无论是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还是年度经济人物,还是年度法制人物等等,他们颁奖词的语言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求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如“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的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这段话不长,算上标点才六十个字,但它却一气呵成,从上至下,犹如一叶轻舟,在人还没回过神来之时,已过万重山,把赞美之情,景仰之感传染给了任何一个人。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格式,前后连贯,浑然一体;颁奖词中每句的押韵押得都很到位,如“理”“体”“替”“变”“坚”这些字,句式长短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热身练习】
  1.你上一届的学哥、学姐们,他们经过努力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升入了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在离校欢送会上,请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班有两个同学在全国语文基础知识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请你代表班委会为他俩写一段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星驰是很多同学都喜欢的著名笑星,他从不起眼的小小龙套到举世闻名的喜剧之王。请结合他的姓名和职业特征,写一小段颁奖词,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贴近生活重在运用  试题灵活考查能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