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5457

[ 张本军 文选 ]   

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摭谈

◇ 张本军

  为了適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紧迫性
  
  1.从教学改革的目标看,口语交际训练不容忽视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这一内容,从编写原则来看,它是本着“以学生为主、多训练、重应用、宜教学”的原则;从结构层次来看,它表现为文字表达和口语交际两大部分。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以往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继续学习和谋职就业的重要作用,但迫于考试或就业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课堂。而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切实体现教学改革的科学理念,明确将“口语交际训练”纳人中职教材的重要位置,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目的,以训练为主要手段和途径,突出了实践教学这个关键环节,这正说明了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语交际训练非常必要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口语表达,可以说,没有口才的人将不能適应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现实工作与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面试、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毕业生在择业、应聘、就业和工作中将面对诸多重要的口语表达与交际的场合,如自我介绍、洽谈业务等,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当今社会,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
  
  3.从中职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语训练十分迫切
  从笔者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学生们平时忙于上理论课或实践课,语文课上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中职学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就越不会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是很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一环。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点
  
  1.普通话语音训练
  说话、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说话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如此,其他的口语表达亦然,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效果。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说自己熟悉的内容,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进行课前5分钟小演讲、读成语、朗诵诗词、介绍作家作品等。在这一阶段,不要提出太多要求,只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即可,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胆量和声音,同时储备一些成语、诗词和文学常识。
  对于广大中职学生来说,学好普通话不仅是提高个人文化品位和素质的需要,还是寻求理想职业、更好的適应工作、充分实现人身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需要。
  
  2.心理素质训练
  在口语表达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二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就面试与比赛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越怕当众说话,越有锻炼当众说话的必要,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学生的紧张情绪,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在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要注意唤起学生的自信与勇气,鼓励学生迈出“第一步”,更注意让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同时,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思维环节,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一个人说话的准确、清晰、简明与其思维的准确性、逻辑性密切相关。思维越缜密,口语表达就越清楚、严密、有条理;思维越敏捷,口语表达就越自然、流畅、不打顿。如果思维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清楚、流畅。
  口语表达要做到说话不走样、不零乱、不哕唆,力求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要求有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中职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交流思想时,往往出现思维快于口语表达、想与说的脱节、顾此失彼的现象,考虑问题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保持内在思维与外部语言的协调和想与说的统一。口语表达是边想边说,说前面时就得想着后面,这就要求表达者有极敏捷、极清晰的思维。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必须强化脱稿说话的训练。有些学生早已养成无稿不说话的习惯,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越拿惯了稿子依赖性越强,所以在思维训练的一开始就要采取“强行断奶”的措施,一律进行脱稿说话训练,使学生克服对稿子的依赖性。其次,即席发言训练也是培养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进行思维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思维发达起来。
  
  三、突出口语交际训练的实用性
  
  加强以上环节的训练,旨在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①合乎逻辑的思维能力。②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③清晰的语言表述能力(语言表述就是运用说明、叙述等表达方式把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讲述出来,做到表达的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表达的声音要明快优美,做到语速適中,语调自然、音量適度,并配以恰当的姿势)。④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
  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机会远远多于书面表达,特别是中职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和社会的选择与竞争,社会需要能说会写的人才,而不需要“瘸腿”的人才。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怯于当众表达自己的思想、评判他人的言论。现在,把“口语交际训练”作为中职教学的重要内容,说明了中职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强化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具备良好的口才已成为衡量一名中职毕业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毕业生双向选择会上,常见到在招聘人员发问时,应聘学生语言表达迟钝,甚至语无伦次,并因此失去了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因此,为了適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必须切实加强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摭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