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449

[ 李树林 文选 ]   

思考与进步

◇ 李树林

  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思考贵在勤,作为学生,更应多动脑筋。人类的许多伟大发现都归功于逢事问一个“为什么”。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够刨根问底,真真切切弄清弄懂每一个问题,多在“为什么”上下功夫,就不会有听不懂的时候。
  在远古时代,起初人类只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来猎取动物,吃生食,住山洞。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打制的石器不能很好地猎取动物。吃生食会经常生病,住山洞光线暗等诸多问题。因此,原始人发明了磨制石器,发明了钻木取火、搭建房屋。这样人类社会才有了进步,才有了现在的人类社会。
  包拯从小爱断是非,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他都会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思考的精神使他的思想更为高尚。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大文学家茅盾曾经说过,“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想才行。”蔡肖思也说过:“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
  “涉浅水者得鱼虾,人大海者擒蛟龙。”人不精思,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机会,只能做涉水者。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书海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尽欢畅。
  学习的本质在于思索,从而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内化知识。懒于思索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索,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只有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平坦的柏油路不会:有礁石的河流才能撞击起奋斗的浪花,平静的湖面不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的人生才能唱出洪钟大悟。平凡顺利的人生不会。
  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彗星出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天文材料中也多次记载了彗星的出现,各国史书也对它有不同的记载。但是,没有一个人思考、研究它的规律。英国的哈雷发现彗星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有一定的运动轨道,每隔75年或76年人们就能看到它一次。事实证明了他的观点,因此,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就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对前人提出的“用瓦罐和玻璃瓶等容器烧水时,火跑到水中就会变成土,那些沉淀物就是火变成的”理论产生疑问。于是,他苦心思考,终于找到一种坚决的实验方法:他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水,再装上一套循环装置,使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再经过冷凝从新回到瓶子里。经过实验。他发现那些沉淀物的重量几乎正好等于玻璃瓶本身减轻的重量。而且,经过化学分析证明,那些沉淀物就是玻璃溶解于后的产物,从而推翻了流传已久的错误理论。因为善于思考,拉瓦锡取得了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被人们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他敢作敢为,敢于创新,用科学的头脑思考出全新的概念。他使水稻杂交。开创了世纪先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伏尔泰说过:“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你就会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我们总是鼓励学生提问题,告诉他们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的有了大问题,并教导他们要不耻下问。如果有了问题并解决了它,那么你的知识就更进了一步,问题就是通过不断进步迈向成功的一个过程。问并不代表你比他人低一等。他会这个问题也不代表他比你强。用一颗平静的心去体会问题就是进步的含义。
  当今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光内,不知要扩大多少。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不动脑筋就等于没有思维活动,就失去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学会思考吧。因为思考可以让我们变得清纯明智。

思考与进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