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亦有魂?很让人惊讶!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牛魂”这个题目的感觉。
再读《牛魂》,眼前又现出那个让人生畏的地方——都江堰。既而,是那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字眼——5·12!《牛魂》,是刘平从废墟中抢出来的优秀作品。再读它,六爷的情味更浓,老牛的人味更足!原生态的老牛,原生态的的六爷,古朴而诚挚。《牛魂》,是一支沧桑而又清越的乐曲,奏着人性的歌,渗进每一位读者的心坎里。
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震撼着读者的心魂。小说中有很多赋予深挚情意的句子:“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老牛啃草,六爷就用蒲扇为它赶牛虻。”“老伙计呀!难为……你啦!”“那些时间,六爷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老牛身边,就像守着一个即将离自己而去的旅伴。”把老牛当作旅伴,多么真挚的情谊,催人泪下!牛与人之间,竟能这般共通;人与人之间,竟能有这般的默契,“六爷不语,径直走到院后,将那筐嫩嫩的露水草倒在了老牛坟前……”句句让人潸然泪下,震慑心魂。
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去刻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队长就召集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老牛。”先是队长说:“那老牛再也不能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接着是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然后是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队长发话了:“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分两斤牛肉。”会计和出纳都说只好这样了,也都巴望美美吃一顿牛肉。这个时候六爷出场了,“不能!不能杀啊!它为队里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哩!”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了六爷人性的闪光点。而队长他们还责怪六爷:“六爷,你这是咋啦?它不过是头牛,是畜生嘛!”他们不理解六爷的心,所以说出这样的话。决定要杀老牛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六爷买下了老牛,400元!六爷连价都没有还。这些特定的环境,为刻画六爷鲜明的形象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给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个性化的细节描写,值得细细品味。先看一个句子:“休息了一会,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这是对老牛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奋力”“挣扎”两个词语,将老牛虽然体力不支,但是还在尽职尽责地为队里干活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恋恋地望”“刻”,这些精细的动作描写,很值得玩味。一个“望”,一个“刻”,道出了老牛临终前对六爷的深情,六爷对老牛的不舍,跃然纸上,让人难忘。老牛死了,“六爷扛上铁锹,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一锨锨”“默默”,都写出了六爷的沉痛,在六爷的心中,老牛不是牲畜,是亲人,是伙伴。
《牛魂》,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字里行间渗透着纯朴的青草味道,值得一读。没有很深奥的话,文意方面是没有障碍的。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下面就两个方面做分析:
1.对于文中几个小短句的理解。
(1)“六爷使了一辈子牛。”为什么把这个句子单独成段?有何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应该从写作手法上去思考: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六爷对老牛的深情埋下伏笔。
(2)“六爷没还价。”这个句子也是单独成段的,有什么深刻含义?这个句子表面上看很简单,就是写六爷没有跟队长他们讨价还价这个事实。实际上,它道出了老牛在六爷心里的地位之高,花400元买下它,值得!买下它,可以让这个老伙伴在即将离开之日跟自己多相处些时日,可以免遭杀害。句子虽短,但是,透出深情。
2.对于主题的把握。
初看,小说就写了老牛与六爷之间的深情,初中生读这样的小说,如果不细细品味,主题难以把握。刘平在这篇小说里,呼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为什么要写队长?为什么要写会计和出纳?他们都赞成把老牛杀了分肉。写他们的用意,是为了反映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的不讲感情的人,他们只认得金钱,不谈真情。有的儿女,父母年轻的时候,能帮忙做事情,他们就让父母住在家里。等父母老了,不能做家务了,他们则把父母赶出家门。这篇小说,主题深刻,影射当代社会的弊端,发人深省。
1.赏析句子:
(1)休息了一阵,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
(2)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
2.文中为什么要写队长、会计和出纳?
附:参考答案
1.(1)通过“又站起来”“挣扎”等词语和拟人修辞的运用,写出了老牛在田地里尽力耕田的情景,表现了老牛对六爷的忠诚,对六爷的深情。
(2)通过“一锨锨”“默默地”等词语的运用,描写了六爷为老牛选地锨土的情景,表现了六爷心里的无限悲伤。
2.文中写队长、会计和出纳,是为了跟六爷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六爷对老牛的真挚情意,使主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