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85070

  

你姓甚名啥

◇ 金 涌/辑


  贴在角落的广告
  我家离公共广告牌不远,一友有一处旧房欲卖,托我为他贴一张广告。于是,晚饭后我来到公共广告牌下,踮起脚尖将一纸信息贴在了广告牌的最高处。次日晚发现自己所贴之信息竟已不复存在,被别人的小广告盖住了。忙回家打开电脑,又输出一份再度贴上。第三日中午,下班路过广告牌,再次发现所贴信息又被他人的广告压在下面,仅露一角。旁边一卖报纸的老大爷对我说:从早上到晚上,差不多有五六十人到这里贴广告,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广告贴在最上边,因为人们习惯从最上边看起。可结果,每一个广告都存不了一天。我恍然大悟!晚上,我将一份广告贴在了广告牌底部的一角。一连几天,我发现它都在那儿,直到朋友将房卖掉,我才去把它撕下。
  
  哭泣的原因
  深山里住着一位隐士,他因品德高尚,待人慈祥,深受人们尊重。生活方面也极为严谨,深受弟子爱戴。临终前,弟子们聚到床边,他突然哭了起来,弟子们非常吃惊,问他何故?他说:“我之所以哭,是因为临死之前扪心自问:你学习过吗?你品行端正吗?你行过善吗?我都可以回答:是!可是如果问:你过的是正常人的生活吗?我只能回答:不是!所以我哭了。”
  
  小丑
  有一个人去看医生,他对医生说:“我常睡不着,心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忧虑和烦恼。”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他并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是情绪低落而已。因此医生建议他多休息,好好调节一下自己:“城里刚来的马戏团表演很精彩,特别是那个小丑非常出色,他一定能使你发笑,让你忘掉烦恼。”病人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用的,他帮不了忙的,因为我正是那个小丑。"
  
  你姓甚名啥
  街头小店里有部公用电话,打电话的人一个接一个。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在电话里说:“我叫苏若甫,苏东坡的苏,郭沫若的若,杜甫的甫。”一个红光满面的男人,从小车里钻出来,拿着手机说没电了,也在这里打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我叫李美发,李嘉诚的李,美女的美,发财的发。”一个戴着安全帽、背着工具包的中年人来打电话,在电话里说:“我叫马再新,下马的马,再就业的再,创新的新。”一个提着青菜的老大娘来打电话,在电话中说:“我叫黄玉芹,黄豆的黄,玉米的玉,芹菜的芹。”
  
  装聋作哑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了几个老哥儿们的兵权,送其钱粮,让他们回家养老。但是,兵马还得有人带,于是皇帝提拔了一批原来的中下层军官。最重要的岗位——殿前都虞侯一职,先由张琼顶替。张琼救过赵匡胤的命,不识字,性耿直。但两年之后便被皇帝赐死。留下的空位,由杨信来顶替。杨信既没有老将们的赫赫战功,也没救过皇帝的命,这个活儿,真是没法干。杨信上任不久,忽然染上怪病,发音功能遭到破坏。宋太祖看到杨信虽然不能说话,但身体其他部分正常,不耽误工作,于是保留了其原职。第二年,又进一步授给他节度使一职。蒙受如此恩典,口不能言的杨信更加谨慎也更加忠于本职工作。杨信这一哑,就是11年,虽然从他的履历上看不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战功,但他最终成了武将中军衔最高的人物。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临死前一天,杨信多年的失音顽疾突然消失,就像当初患病一样迅速。
  
  “借”出来的成功
  从学校毕业后,他随经理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那天,韩国客户拿着一个涂复塑料阀口样袋,问能不能生产。这种阀口袋国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厂家能生产,卖价极高。他们带的是传统式样的塑料袋,经理抱歉说不能供应,他翻译过去却说有,让客户第二天下午来看样并取报价单。客户走后,经理忧心忡忡地说:“你小子,胆子忒大。我们不生产这个,你拿什么给客户看?”他自信地一笑。原来在布展时,他对整个展馆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发现一个同行能生产,只是展台的位置很偏。韩国客户刚走,他立即和那家同行谈合作,双方签下了那笔近80万美元的订单。通过借“产品”,盘活了两家企业,实现了双赢。
  
  苹果饼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有一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个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学生。学生都感到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为何推荐一个仅仅擅长做苹果饼的学生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耶鲁大学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诸如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写了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为特长,从来没有人填过自己擅做苹果饼。因此,这个女学生便脱颖而出了。
  
  画家的餐巾纸
  爱格尔是德国汉堡的自由画家。数年间,爱格尔精心创作的油画总是无人问津。爱格尔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德国的传统家庭,都很注重每天全家在一起的聚餐,并以此为亲情交流沟通的美好时光。为了营造共进晚餐时的气氛,虽然食品简单得只是些面包、果酱和香肠,但场面却是高贵典雅。晚餐时一定要铺上“艺术餐巾纸”,并根据不同的天气、当天幸运色以及不同的节日来挑选合适的艺术餐巾纸。因此,在德国10张一包的艺术餐巾纸的价格一般都在4-5欧元左右,销售行情一直都很好。此时此刻,爱格尔的灵感突然开始迸发了,他果断地决定改变艺术追求的方向,成立属于自己的餐巾纸设计公司。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终于从一个穷困潦倒的自由职业画家,成功地转型为一位纸巾设计大师。其实当命运和你开玩笑时,只有及时地转变方向,才能让人生迈出低谷。而在成功转变之后,你还可以和往日的理想再度牵手。
  
  当全世界都说不
  美国著名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在上小学时,有一堂课令他终身难忘。老师点名要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课文,但是他刚背了几句,老师就厉声喊道:“错!”他连忙从头再来,老师再次吼道:“不对!”于是他羞愧地住了口。老师又点了另一个男生的名,他刚背了几句,老师也喊道:“错!”但是这位男生没有理会,毫不停顿地一直背了下去。等他背完,老师称赞道:“很好!”亨利非常恼火。“我背的跟他完全一样”,他向老师抱怨。老师答道:“仅仅记住课文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对自己有100%的信心。你允许我打断你,说明你对自己缺乏信心。当全世界都对你说不,你的责任是说‘我是对的’,然后去证明自己。”
  
  一个逗点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有一次举行宴会,宾客济济一堂,但客人们在客厅里等了很久也不见主人到来,大家都很着急。后来,王尔德匆匆忙忙赶来了,急急忙忙向客人施礼道歉。客人问他干啥去了,他回答说:“在修改诗稿。”客人又问:“这么大半天,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满意地笑着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先删去了一个逗点,但后来经过反复思考,又把它加进去了。”
  
  车夫的背影
  北宋时,宰相王旦有个马车夫为他赶了五年马车,服役期满后向他告辞回乡,王旦竟然不认识他了。等马车夫转身走时,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并念他赶车勤劳,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原来这个马夫平日只知赶车,正脸都难露一个,王旦只熟悉他的背影,所以见到他的脸部时反倒不认识了。待马车夫转身过去,那熟悉的背影,很快唤起了他的回忆。
  
  尊重好意
  一位同事跟随一个教育考察团到瑞典访问。在这个美丽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他们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正着急的时候,一个瑞典男孩主动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得到许可后,男孩非常热情地为他们指路。这条路线果然不好走,反复听了几遍,他们方才明白。男孩走了,他们正要按照男孩的指点出发,却发现刚才一直站在旁边的另一位瑞典人走过来,请他们停留一下,他将告诉他们正确的路线。看到大家惊讶的神情,这位瑞典人微笑着说:“我听到孩子告诉你们的路线错了,但为了尊重他的好意。我现在等他走了再告诉你们正确的路线。”
   [##]
  
  恼火
  有个学生跟着一位外国老教授学习。有一次,她做手术的显微镜出问题了,去请教教授。只见教授忙着在计算机上做事,不耐烦地冲她挥手。她被赶回来,很沮丧,坐在实验室里胡思乱想,自己做错了什么,让他如此不高兴?没头绪地痛苦了一个多小时,忽然教授匆匆赶到实验室,问:“怎么啦?哪里搞不好?”她才松了一口气。后来才知道教授的计算机恰好也出了问题,丢失了上周实验的所有数据,他正在恼火呢。你看,她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其实不过是别人正在恼火。
  
  谁成全了谁
  1923年的老北平,空气异常沉闷,一如他忧愤的心:在文坛颇有名气,却只能在高校教会计学;精心创办的杂志被迫停刊,还时常受到同行的攻击;生性不甘寂寞,却要忍受一份无爱的婚姻。他彷徨无计,整日嗜烟酗酒甚至自残自虐,直到他收到一个陌生青年的来信。他不肯相信竟然有人比他还潦倒,就前去探访,只见那青年躺在一间破屋里,裹紧被褥仍旧寒战不已,被疾病和饥饿折磨得奄奄一息,房东还要将其扫地出门。他立刻请青年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并且倾囊相赠,还拿着青年的习作四处举荐。从此他开始重新振作,后来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他叫郁达夫,而那个青年就是后来誉满文坛的沈从文。没有郁达夫,沈从文很可能会客死他乡;少了沈从文,郁达夫可能沉沦一生。其实他们是在互相成全着彼此。
  
  留一道缝隙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积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驴画家
  十分喜欢书画的徽宗看到市面上有人专买驴画,便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一时答不上来,便四处打听。被问者中大多说有个叫朱子明的画家专门画驴。可是当朱子明接到进宫画驴的圣旨时,简直哭笑不得。原来,朱子明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画家,而且颇有名气。同行们忌妒不过,便造谣说他是个驴画家。无奈之下,朱子明只好背水一战,放弃了山水画作,把全部心思放在画驴上。即使是走路、吃饭、睡觉,他也常常想着驴的样子。就这样,很快,他画出来的驴神形兼备,深得徽宗赏识。朱子明因此成为天下第一画驴人。
  
  出名不趁早
  张居正5岁就开始读《论语》、《孟子》,12岁时中秀才,其聪慧、才学远近闻名。他考中秀才的第二年,正逢3年一次的乡试。以他的学识和才华,中举应在意料之中,但是他遇到的主考官是当时在文坛上名声远播的才子,湖北巡抚顾遴。顾遴认为,早熟的天才少年,如果成长的道路过于顺利,就可能变得轻狂、浮躁与傲慢,这反而有碍于以后发展,甚至因此断送了前程。在他的干预下,张居正落第了,直到他16岁时再次应试才中举。以后的事实证明,顾遴阻止张居正的过早成名是明智之举,否则也许就不会有一代名相张居正了。
  
  老人过河
  钓鱼人曾经看见一个老人在寒风凛冽中趟过一条河。老人在河边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钓鱼人喊住老人,他说上游有桥,老人说晓得;他说下游有渡,老人也说晓得。但老人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远去,在呼啸的寒风中走向对岸。在老人之前和老人之后,有无数青年也要过河,但在河边他们停下了。他们问钓鱼人,附近有桥吗?钓鱼人说上游10里有桥,下游10里有渡。年轻人听了,立即离开河边,或上或下绕道而去。有一个人或许嫌路远,没走,他脱了鞋,一步一步走进水里,当冰凉的河水没过膝盖时,那人停住了。继而,又一步一步走上岸来,穿好鞋离开河边绕道而去。
  
  两个农民
  两个农民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一个这样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近三成,不仅够一家人吃穿用,而且还有积累,如果这样下去,渐渐就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了。他的身心为这样一个理想而充满快乐。另一个农民则不同。他想,今年虽然丰收了,有了积累,但比起那些很富有的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人家一年的积累是自己的十倍乃至百倍,自己与人家相比,不是距离越来越大,越来越穷吗?想到这个前景,悲观的情绪充满了他的心灵,丰收反而使他和家人变得更加痛苦。
  
  弹琴
  一个少年喜欢弹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另一个少年爱好绘画,想成为一名美术家。然而,他们都突然经历了一场灾难。结果,想当音乐家的少年,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声音;想当美术家的少年,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两个少年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一位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老人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瞎的少年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他们从此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你姓甚名啥
目录

  •  / 冯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