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第9期 ID: 361375

[ 吴云辉 文选 ]   

《老人与海》创新设计与教学反思

◇ 吴云辉

  一、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与海》中老人的形象特征。
  2.体会《老人与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重点难点】
  1.“硬汉子”形象特征的把握。
  2.老人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讲一个老人的战斗故事,他的战斗对象是鲨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战斗中,老人拥有哪些影响战斗胜负的东西呢?最后又是谁赢谁输呢?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二)合作学习
  讨论:影响战斗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由学生讨论得出,以下因素可供参考)
  1.武器(装备)
  2.后勤(补给)
  3.对手
  4.环境
  5.战前准备
  6.身体状况
  7.战斗意志
  (三)进入文本
  思考1:《老人与海》中,老人经历了几次战斗?对手怎样?
  明确:老人共进行了五次战斗
  一条鲭鲨
  两条铲鼻鲨
  一条犁头鲨
  两条星鲨
  成群结队的鲨鱼
  思考2:老人每次战斗的武器分别是什么?武器使用效果如何?
  鱼叉——沉了
  绳子——断了
  刀子——钝了、断了
  绑着刀子的桨——断了
  短棍——丢了
  舵把——折了
  思考3:老人战斗的环境如何?后勤补给如何?
  环境:大海 ——鲨鱼的天下
  补给:老人远离大陆,靠自己一人,仅以大马林鱼肉为食
  思考4:老人每次战斗的身体状态如何?战斗结果如何?
  第一次:之前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手受伤
  结果:杀死一条鲭鲨;失鱼叉,鱼被吃四十磅
  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
  结果:杀死两条铲鼻鲨;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
  结果:杀死一犁头鲨;刀子折断
  第四次:里里外外都累乏了,手活活地痛
  结果:击退两条星鲨;半个鱼身被咬烂了
  第五次: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的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痛得厉害
  结果:用短棍和舵把劈打成群鲨鱼;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四)深入理解
  思考1:我们说《老人与海》是“一个老人的战斗”,准确来说,是一个老人与鲨鱼的战斗。老人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骨架,却几乎九死一生。其实,如果老人早点放弃这条鱼,根本就不需要冒险与鲨鱼战斗五次。那么,老人为什么不放弃这条鱼呢?(用课文的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思考2:对老人而言,大海和鲨鱼有什么更深的意味?
  明确:小说意象的象征意义:
  (允许多样解读,以下仅为参考)
  大海象征人生舞台、生活困境等。
  鲨鱼象征邪恶、厄运、坎坷、挫折、艰难、生命中的对手等。
  (五)深化主题
  思考1:根据上面主旨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除“鲨鱼”外,我们还可以为下面这句话填一个怎样的表对象的词语?为什么?
  “一个老人与_______的战斗”
  明确:自己(引导学生理解主题:与自己的战斗——一个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困难,而是自己。)
  思考2:那么,桑地亚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用若干能适合他的“关键词”概括)
  明确:(可以不苛求词性。以下仅供参考)
  荣誉、尊严、坚持、毅力、意志、决心、不绝望、不低头、不言败、不放弃
  结论:老人=硬汉子
  (六)知人论世,深究主题
  那么,作者海明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一个“硬汉子”老人形象?
  明确:《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
  勇气是海明威创作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七)作业布置
  作文:与自己的战斗
  可资示例的人物: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越王勾践等。
  二、教学反思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老人与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选入的一篇文章。选入课本的部分,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用刀子杀死两条铲鼻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二)对选取教学切入点的反思
  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可以说,这个老人在海上,面对的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不仅与鲨鱼斗,与天气斗,更与自己斗。所以,选取“战斗”这个话题,将老人与鲨鱼等的搏斗理解为“一个人的战斗”,从战斗的要素入手,能有效调动同学们的课堂参与热情,而且,“战斗”如脉,伸展并深入到情节、人物及主题等各个方面。
  (作者单位:南城县第二中学)

《老人与海》创新设计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