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756

[ 孙民立 文选 ]   

双音词的颠倒使用例说

◇ 孙民立

  汉语中,双音词颠倒使用的现象很不少,在修辞学的著作里把它列为一种修辞格,叫“颠倒”或“倒置”。
  现举几例:
  一、驱驰驰驱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驰驱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与陈伯之书》)
  二、计会(kuài)会计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责同“债”)(《冯谖客孟尝君》)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窍会计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
  三、辛苦苦辛
  “越王为人能辛苦。”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四、罗绮绮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蚕妇》)
  “咸阳宫殿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唐·李商隐《咸阳》)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的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
  以上加点的双音词“切迫”、“途路”、“运命”等,就是颠倒使用的。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颠倒”修辞呢?
  在诗中主要是为了押韵或平仄的需要而颠倒使用。
  在散文中为了使语势矫健、昂扬,往往也采用“颠倒”修辞。
  但我们要注意,不要随意使用“颠倒”修辞,以免让人家弄不懂,那就因辞害意了。
  安徽省芜湖市第八中学(241000)

双音词的颠倒使用例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