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停聚的地方(池塘)有浅有深,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不苛扣一厘钱,并且随同的官吏差役也没有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以后事情才能办成功。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不能办好了。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1. 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题目时编者所加。躬亲(gōng qīn),亲身去做:事必~。
2.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3.泥(nì)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4.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5.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6.相(xiàng)度(duó):观察和测量。
7.情:真实的情况。
8.咨(zī )询(xún):访问,征求意见。
9.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
10.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11.胼(pián)胝(zhī):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12.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谥“忠介”
13.布袍缓带:指轻便的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14.于:在
15.是:这样
16.致:事理
17.举:完成,做好。
18.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计:盘算,考虑。
19.远嫌而避怨: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20.妄意:随意。
21.横(héng)索(suǒ):横行勒索。
22.妄意:随意
23.掌故: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24.盖:发语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 ,相当于“就因为”
25.尝:曾经
26:横索:横行勒索
1.泥(nì):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2.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3.盖:因为。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5.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6. 躬:古义,亲自。今义,弯腰。例句:是以比得躬历山川。
7. 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例句: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1.作者认为治水成功必须要避免哪些不良现象?(2分)
答:执一,泥于掌故,妄意轻信人言;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2.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4分)
答:躬亲治水、勇于担责、讲究方法。
3.请结合文章简要谈谈作为领导者,海瑞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答:从“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可看出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4.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答:事实论证:例举海瑞治水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论证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性。
正反对比论证:例举海瑞治水最终成功的事例,与“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做对比,突出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任选一种)
5. 对文中“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中的“如是”作解释,并指出“是”指代文中哪些内容。(3分)
答:像这样。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6.课文举“海瑞治水”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很多,你还能举几个吗?(2分).
答:做任何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李冰父子,孙叔敖,范仲淹,王安石,西门豹。
7.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上刻有海瑞的两幅对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海瑞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大公无私。
作者姓名: 钱泳
原名:钱鹤
字号: 字立群,号梅溪居士。
时代:清代
简介:钱泳(1759-1844),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尝客游毕沅幕中。工篆、隶,精镌碑版,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伪字甚多,泳未能——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著履园丛话。卒年八十六。
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现在的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路里,读万卷书,不人云亦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
既不可执一 一:一端
不扣一里 一:表数量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会
如好逸而恶劳 如:如果
泥于掌故 于:对于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于:在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例句: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介宾短语“于荒村野水之间”作往来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
译文:在荒凉的乡村之间穿梭奔走。
2.宾语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
3.省略句
例句:“如好逸而恶劳……”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官员”,应为“如(官员)好逸恶劳……”
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厌恶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