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材 ID: 129755


贺新郎

◇ 毛泽东

简介

  选自《毛泽东诗选》,《贺新郎》为词牌名。收录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原文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赏析

  [5]这首词作于1923年,是写给作者夫人杨开慧的。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词的开篇从告别写起。兹:此。李白《送友人》诗有:“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诗人借用一句,更改一字,点明惜别的题旨。那堪:怎能忍受。相向:相对。苦情:指离别时痛苦的感情。“多情自古伤别离”,作为感情笃厚的青年夫妻,两人此刻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的。这三句的意思为:挥挥手从此告别,哪能忍受两个人凄楚相对,把离别时的痛苦再次诉说。

 

  “眼角眉稍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这两句是对杨开慧此时的刻划描写:你眼角眉稍都像堆满了离愁别恨,热泪将要落下又被强行忍住。恨:愁恨。零:落。住:止。杨开慧当时上有老母需要照顾,下有婴儿需要抚养,革命工作又不能放下,丈夫又要为国事冒着风险远行,心里怎不充满悲伤和担心呢?但她却“热泪欲零还住”,表现了她以革命事业为重的坚强性格。

 

  “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是叙谈往事,交流思想,夫妻之间真挚的感情达到高峰,诚心令对方感动。云共雾:云和雾,这里指误会。

 

  “人有病,天知否?”“病”指内心的隐痛。人在离别时产生的痛楚之情,上天会知道吗?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霜重:霜结得厚。东门:双关,既指长沙城东的小吴门,又泛指离别之地。古人常用“东门路”表示送别之地。横塘:也是双关,既指毛泽东夫妇居住之地清水塘,又泛指妇女居住的地方。残月:天亮时快要落下的月亮,多呈半月或月牙状。肠已断:喻极度伤心。天涯:远在天边,喻遥远的地方。孤旅:独自远行的客子。霜晨、残月、横塘、东门路、汽笛、天涯,构成了凄寒清冷的画面,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气氛:今天早晨我走出家门的时候,东门路上可能是寒霜很重,将要落下的残月照着荒凉的塘水,情境如此凄惨。汽笛一声长鸣,令人肝肠断裂,从此我将漂泊天涯,独自远行了。

 

  “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凭什么才能割断像丝如缕那样的离愁别恨?要抱定决心,拿出像昆仑山崩掉千寻绝壁,像台风扫荡整个世界那样的气势来,才能抛掉儿女长情,一心一意从事革命事业。

 

  “重比翼,和云翥。”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将来我们会重新在一起像比翼鸟那样,直上云霄,展翅翱翔。比翼:比翼鸟,又名鹣鹣,传说产于南方,雌雄并飞不离,常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云:挟带云朵。翥:鸟飞。

 

  这首词上阕侧重写对妻子离别的痛苦、坚强和夫妻间的误会及最真挚的感情;下阕写自己出门时的凄凉、悲伤,侧重表现自己割断愁丝恨缕的豪迈气魄及比翼双飞的美好期盼。总观全词,其词风于婉约之中透着豪放,寓阴柔、阳刚于一体,伤而不悲,叙真情,情深似海,抒豪情,气贯长虹,给读者以积极进取的鼓舞力量。

所属教材
毛泽东文集

  • 毛泽东: 送瘟神 / 经典朗诵欣赏 毛泽东:崇高优美、超越奇美、豪华精美、风格绝殊
  • 毛泽东: 到韶山 / 经典朗诵欣赏 毛泽东:崇高优美、超越奇美、豪华精美、风格绝殊
  • 毛泽东: 答友人 / 经典朗诵欣赏 毛泽东:崇高优美、超越奇美、豪华精美、风格绝殊
  • 毛泽东: 长征 / 经典朗诵欣赏 毛泽东:崇高优美、超越奇美、豪华精美、风格绝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