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
评价
教材
考试
视听
阅读
写作
教研
名师谱
入驻
语文PLUS
教研
ID: 97070
[ 刘高峰 文选 ]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参读
联读
摘读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刘高峰
摘 要:本文从“点”与“线”的辩证关系人手,论述了作品中“点”在“线”上的巨大作用,探讨了“点”与“线”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艺术,并对鲁迅独特的表现艺术形式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点 线 表现
【编辑】
刘高峰: 谈叶圣陶《夜》的闭锁式结构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5年第11期
刘高峰: 希望:缘于震撼心灵的黑暗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5年第8期
刘高峰: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5年第6期
刘高峰: 大气诗人的想象力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6年第11期
刘高峰: 论《伤逝》的男性话语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6年第8期
刘高峰: 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
/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08年第1期
[ 添加文摘札记 ]
目录
先锋派文本解读的哲学视界
/ 张彦哲 徐秀芝
论诗的自然与超自然
/ 赵胜潮
谈艺术生产中艺术家的个性二重化现象
/ 王 波
从空间角度看“欢乐之家”中女主角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 谢遐均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悖论的文学价值
/ 吴 红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型初探
/ 周淑茹
卑微者的抗争
/ 曹恒山
进入《瓦尔登湖》
/ 龚晓辉
原始强力骚动下的两个人生突围者
/ 张晓玲
《教授与疯子》解读
/ 张俊萍
俄狄浦斯的错误及其人生启示意义
/ 孟德群
叙事话语中的女性写真
/ 佘艳春
毁人无形的温柔啃噬
/ 许 琦
寂寞的人
/ 卢红敏
一罐浓郁的汤
/ 解孝娟
崔护重迷旧日红
/ 高 方
对儒学伦理的颠覆与重构
/ 宗培玉
宿命的出走和艰难的回归
/ 廖高会
理想追求与自我省察
/ 黄建国
至真至
/ 倪向红 韩金保
浅谈鲁迅先生的“鬼气”
/ 殷学明 惠春锋 孔 楠
由《金锁记》《半生缘》谈影视改编
/ 王巧凤
倦行者封闭的追怀
/ 孙飞龙
一曲没落贵族的悲歌
/ 蔡 枫
“点”与“线”的表现艺术
/ 刘高峰
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艺术手法探微
/ 杨晓林
心理批评:《大堰河——我的保姆》
/ 张龙福
陶潜诗中“鸟”意象浅论
/ 石立干
发愤著书的心路历程的真诚剖析
/ 高彤心
《饮酒》的意味
/ 徐劲松 陈 瑶
日常生活的消极抵抗
/ 艾秀梅
形貌各
/ 李新宇
《渔父》:屈原痛苦而崇高的灵魂自传
/ 朱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