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84651

  

2008年阅读模拟题(九)

◇ 贺清贞 田利华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每题4分,共16分)
  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
  基因治疗是纠正疾病相关缺陷基因的一种技术;大多数实验性基因治疗是以正常基因替换异常的致病基因。目前采用方法有将载有治疗基因的病毒载体感染靶细胞,实现基因矫正,达到治疗目的;还可直接将治疗DNA导入靶细胞。此外脂质体可携带治疗性DNA穿过靶细胞膜进入细胞,或通过化学方法将DNA与特异性细胞受体结合,开展靶向治疗。2006年、2007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的RNA干扰技术、基因打靶技术为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位获奖者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基因敲除小鼠”的方式,使任意改变小鼠基因变为现实,不仅可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而且为人类攻克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基因打靶技术,这种21世纪的生物技术,已成为探求生命本质的有力武器。
  基因打靶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去除或替换生物体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其中基因敲除提供了一个生物体在特定基因缺失情况下的发育或功能情况,在基因的功能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基因打靶的目标基因与早期发育有关,其剔除或替换便可能影响发育,甚至致死。还可采用条件敲除,从而达到靶向基因治疗的目的。
  基因打靶本身就是生物医学领域里一项极具开创性的方法,同时,由于人类基因与小鼠基因有90%以上的相似性,因此它在理论上具备了用于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条件。
  马里奥·卡佩基安德等三位获奖者已经成功地把人类囊肿性纤维化病这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突变移植到小鼠身上,培育出了患囊肿性纤维化病的小鼠,为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动物模型,有望在药物或治疗方法上取得突破。
  (摘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期)
  1、关于“基因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基因治疗可以纠正疾病相关缺陷基因。
  B、通过基因矫正,即使载有治疗基因的病毒载体感染靶细胞,可实现基因治疗。
  C、基因治疗的方法之一是直接将治疗DNA导入靶细胞。
  D、DNA与特异性细胞体结合,开展靶向治疗,可以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2、下列不属于“基因敲除小鼠”的作用的一项是( )
  A、任意改变小鼠基因B、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
  C、攻克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疾病 D、提供了基因治疗的一种手段
  3、下列对“基因打靶”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基因打靶能去除或替换生物体基因组中的遗传信息
  B、当基因打靶的目标基因与早期发育有关时,会导致生物体的死亡
  C、为达到靶向基因的治疗,基因打靶可以采用条件敲除
  D、基因打靶运用了生物医学的方法
  4、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治疗是以正常基因替换异常的疾病基因
  B、RNA干扰技术,基因打靶技术有助于人们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治疗感染性疾病
  C、基因打靶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多种疾病的治疗上
  D、对于囊肿性纤维化病,三位获奖者在药物或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新的成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15分,每小题5分)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繁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於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①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②!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③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注:①理乱:治和乱,指政事。 ②央:尽。③膏:动词,把油加在车轴上。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才?满前 ?:有才能的人,通“俊” B、无毁于其后 毁:毁坏
  C、黜陟不闻 陟:升官D、形势之途 形势:权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大官僚“穷奢极欲”和小人“卑躬屈膝”的一组是()
  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奔走于形势之途
  B、树旗旄,罗弓矢/坐茂树以终日
  C、武夫前呵,从者塞道/伺候于公卿之门
  D、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处污秽而不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种人:一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二是“穷居而野处”的山林隐士,三是趋炎附势、投机钻营的小人。
  B、李愿认为“大丈夫”有两类人,一种是“遇知于天子”的达官贵人,一种是“不遇于时”的山林隐士,对前者,深恶痛绝,对后者极力推行。
  C、“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这里的“不肖”指的是趋炎附势的人,这是作者嘲讽的对象。
  D、文章最后一段,用一首古歌的形式和浓郁的抒情笔调,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三、把第二大题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12分)
      题都城南庄             柳枝词
       崔 护               刘禹锡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1、这两首不同题的诗,在内容和章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都有很强的画面感,请任选一至两句加以描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这是一首____诗(内容),借庭院深深、杨柳堆烟、雨横风狂的描写,表现了一位少妇________的心境。(4分)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含意逐层深入,是以形象语言抒写感情变化的名句,请加以赏析。(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30分)
  父亲的自行车
  余 杰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人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想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了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选自《意林文谭》)
  1、朱自清写《背影》,直接缘由是文末所引的父亲来信中的那句感伤的话。你能看出余杰写《父亲的自行车》的缘由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列举了三个年龄段的人对父亲不同的态度,作者对父亲是什么态度?并请你从下文中找出相应的事例来证明产生这一态度的原因。(至少两个)(8分)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文末画线句的深刻含义。(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两字所包涵的意义实在太丰富、太深沉了,作者借一辆破自行车抒写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请你运用比喻或引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父亲的话。(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阅读模拟题(九)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