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表意文字,其承载的文化蕴涵是毋庸置疑的。汉字的创造,就是客观世界的物质、社会内容与人们的主观思维认知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在汉字中直接或间接地融入造字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信息。而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又可能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这自然就使汉字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化石”和载体。因而,对汉字文化蕴涵的分析和探究就成为了诸多学者进行汉字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尽管如此,对“喜”字的构形及使用中文化蕴涵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见。为此,本文拟从常用汉字“喜”字的构形、常用的带“喜”字词语及其“喜”字的意义、“喜”字的特殊语用等方面,深入而系统地探究“喜”字中丰富的文化蕴涵。
一、“喜”字构形及其文化蕴涵探究
《说文·喜部》:“喜,乐也。从?源涌凇!惫??簟恫反峭ù邸な老怠罚骸?裕?斯闹?跷模?笮巍!倍斡癫谩端滴慕庾肿ⅰ罚骸跋玻?忠玻??源涌凇?韵蟪吕至⒍?霞??涌诨嵋猓?涌谡咝ο略幌惨病!鼻宕?д咧炜ド?端滴耐ㄑ刀ㄉ?罚骸拔爬衷蚶郑?蚀?裕焕中斡谔感Γ?蚀涌凇!笨杉??跋病北疽逦?咝恕⒖炖郑?椿鞴幕缎χ?猓??源涌诨嵋狻H纭妒??ぶ7纭し缬辍罚骸凹燃??樱?坪?幌玻俊逼渲小跋病弊直阌闷浔疽濉S纱宋颐遣荒芽闯觯?酉笮蔚摹?浴弊趾汀翱凇弊值交嵋獾摹跋病弊郑?魑?淖帜谌莩性匦问降淖中危?旧砭鸵殉晌?鹤治幕?毯?囊桓龊芎玫木迪瘛W魑?恢种鞴鄹惺埽?炖郑?咝耍??偌又???λ?郊吧缁嵛幕??降戎疃嘁蛩氐闹圃迹?颐堑南让竦比缓苣延镁咛蹇凸鄣男蜗蟀阉?杌娉隼础T谡庋?那榭鱿拢??侵荒芤宰约杭肮愦笕禾宄稍痹缫咽煜さ模?⒂胨?感率挛铮?炖帧⒏咝耍┝?得芮械亩?鳎ā?浴焙汀翱凇保??偃谌胱约旱木?楹拖胂螅?佣?丛斐瞿苤复??傅男率挛铮?⒛艿玫焦惴喝贤?男潞鹤郑ㄏ玻?R虼耍?熳质贝?囟ǖ纳缁嵛幕?畔⒈阍谒?斓暮鹤种泻芎玫靥逑殖隼础N颐怯纱丝梢钥吹皆凇跋病弊止剐沃刑逑殖隼吹摹?浴保ü模┯胂让裆?罱裘艿牧?担?部梢韵胂蟪鲈熳质贝?赜械奈幕??畛【啊M?保??蔡逑至撕鹤址⒄构?讨杏伞盎?善湮铮?嫣遐第啊钡健氨壤嗪弦辏?约??帧钡木薮蠼?剑?≈ち撕鹤址⒄构?讨小白韵笮沃甘拢?灾粱嵋庑成???淖种?灞敢印钡睦?方?獭
二、常用的含“喜”字词语及其意义中的文化蕴涵探究
常用的含“喜”字词语在普通话中并不算特别多,如词源(1979年)中,“喜”字头词语共收入22条;《现代汉语词典》(2006年)中共收入“喜”字头词语39条。归纳起来说,诸多含有“喜”字的词语,其中“喜”字所代表的意义大致也就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表示“高兴,快乐”,这是“喜”字的本义;二是作动词表示“喜好”之意,如《诗经·小雅·彤弓》中的“我有嘉宾,心中喜之”;三是作名词表“可庆贺的事,吉庆的事”,如《周礼·秋官·大行人》中的“贺庆以赞诸侯之喜”;四是表示“适应于”之意,如宋苏轼《格物粗谈》中的“松喜干,桧喜湿”便用此意;五是特指妇女“怀孕”。我们不难发现,“喜”字的第二、三、四种意义都是由“喜”字的本义引申而来,且前四种意义都为古今常用意义,自然,也就难以体现某个时代独特的文化蕴涵。但第五种特指的意义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尽管该意义在古今汉语口语中也为常用意义,如《红楼梦》第十四回便有“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常用“有喜”特指“怀孕”,但二者显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词汇意义的比喻或引申,而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在汉语口语中具体的体现。
笔者以为,用“有喜”特指“怀孕”,既是人们在不能分辨弄璋、弄瓦之喜的情况下一种简单而笼统的代称,也从侧面折射了古代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尽孝道、重后嗣的传统思想。在这种意识形态中,“怀孕”当然就是一件莫大的“喜”事!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中外语言中普遍存在,并在我国言语交际中源远流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禁忌。吕叔湘先生在他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中谈道:“在现代人意识中,忌讳是因为‘言之不雅’,但历史地说,‘塔布’(笔者按:“塔布”即禁忌Taboo)跟语言拜物教是一个来源,都是对自然界的不理解,‘不理解自然导致了恐惧,恐惧产生了迷信’。超自然的神力,表现在外界的水、火、风、雷,表现在人生的生、老、病、死。特别是两性相交产生的新的生命这件事引起极大的神秘感。性器官、性行为是不能‘直呼其名’的,与此有关的月经怀孕之类也是说不得的。”显然,用“有喜”特指“怀孕”也经历了一个“由于不理解自然并导致恐惧”而产生语言禁忌到“由于言之不雅”,“避俗求雅”而产生语言禁忌的变化过程。这与有的学者提出的“耻恶词语禁忌”中的“避羞耻语讳”是完全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交际中,人们还常用“有了”、“有身子”来替指“怀孕”,就更体现了人们“避俗求雅”,在口语交际中竭力回避“羞耻语”,而追求隐晦、委婉表达方式的态度和文化心理。
但另一方面,与上文中用“有喜”特指“怀孕”所显示的人们这种“避俗求雅”,注重语言禁忌的心理相一致的是,诸多含有“喜”字词语所蕴含的人们在语言表达中“避凶趋吉”,追求完善,对文字充满迷信和崇拜的文化心理。
人们对文字的崇拜是从汉字创制之初就有了的,而文字崇拜的极端就是文字迷信。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因为文字产生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就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语言与神话》一书中所说的“人们把人类的全部成就都看作赐来之物”而产生的敬畏和神秘之感了。《淮南子·本经训》中说:“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北宋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中谈道:“吾每读圣人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移用也。”这些无不显示了人们对文字的崇拜和迷信的心理。再深究其原因,便是“语言所代表的东西与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原始信仰,都相信与语言本身是一件东西,或与语言保有交感的作用。因为这样,所以一些表示欲望的词句,一经说出,便算达到了目的,与一般的呻吟、惊叹、挥手、槌胸顿足等自足的作用,没有什么区别”。“文字本是将语言由着听官移来视官的东西,所以对于语言的迷信都可移到处置文字。然因文字比较有形可见,所以对文字迷信更深。”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通过文字能推知人事的吉凶祸福,如民间盛行的测字占卜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自然也就促成了人们避凶趋吉,追求吉祥文字话语的文化心理。笔者认为,这也正是诸多“喜”字词语产生的缘由及其承载的文化蕴涵。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收录的喜车、喜果、喜酒、喜联、喜糖等词语皆特指结婚时所用之物,但“喜”字本身却并无“结婚”之意。显然,它所要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人们这种追求吉祥的文字崇拜心理。再如喜丧、黑白喜事等词语,不仅包含了语言避讳的文化传统,而且更体现了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甚至连喜鹊(又名干鹊、鹊)、喜蛛(又名?蛸)等名称的由来也应是民间传说(民间认为二者皆属能报喜兆祥之物)与人们这种文化心理相结合的产物。
三、“喜”字在特殊语用中的文化蕴涵探究
此处所指的“喜”字的特殊语用主要指人名、店铺名、商品名中常用的“喜”字和民间举行婚礼时在门窗上粘贴“?帧被颉跋病弊值南八住N?泶锓奖悖?疚脑萁??帧币沧魑?桓龊鹤执?怼H缜拔乃?觯?涤诙晕淖值拿孕藕统绨菁白非笸昝赖奈幕?睦恚?嗣亲匀欢?坏刈⒅厝嗣?⒌昶堂?⑸唐访?挠米执?呈遣荒牙斫獾摹T谌粘I?钪校?嗣峭??丫?讶嗣?⒌昶堂?⑸唐访?直鹜?鋈嗣?恕⒌昶痰木??纯觥⑸唐返南?矍榭鼋裘芰?翟谝黄穑?嗣撬?谕?迪值慕峁?比痪褪恰叭巳缙涿?保?安圃撕嗤ā保?吧?庑寺 薄9湃似鹈?缪罩?圃凇堆帐献谘怠し绮佟分兴?档摹肮耪呙?哉?澹?忠员淼隆保磺??谒?拇?碜鳌独肷А分幸菜担骸盎世擂裼喑醵荣猓?匚?嘁约蚊?好?嘣徽?蛸猓?钟嘣涣榫?!笨杉??饣蛐硪舱?侵诙喙沤衩?思捌胀?裰诟拿?蛔值闹饕??颍⊥???杂谝桓鲂碌昶炭?担?虏?飞鲜校?∫桓鋈嗣侨衔?芄淮?春迷撕拖财?拿?值比灰彩潜夭豢缮俚闹匾?方凇R虼耍?跋病弊魑?嗣切哪恐幸桓龊芗?榈奈淖郑?匀痪统晌?嗣窃谌∶?保ò?ㄈ嗣?⒌昶堂?⑸唐访?┮桓龊芎玫难≡瘛H嗣?纭栋酌??分械摹跋捕?保?陡呱较碌幕ɑ贰分械摹傲喝?病保?踔亮?????靶墙鹣采频闹形囊朊?惭∮昧恕跋病弊郑簧唐访?纭跋仓?晒?场薄ⅰ氨ㄏ材穹?巍薄ⅰ暗窍猜贩?巍倍际侨嗣撬?熘??炝恋纳唐菲放啤
而在我国的民间风俗中,人们在举行婚礼时往往喜欢在门窗和嫁妆上贴上红色“喜”或“?帧弊值南八滓灿衫匆丫谩1收咭晕??司俨唤龊嫱辛讼睬斓钠?眨?耐辛巳嗣敲篮玫淖T福???逑至巳嗣钦庵侄晕淖值拿孕藕统绨莸奈幕?睦怼4送猓??帧弊值钠鹪椿褂朊窦浯?档谋彼瓮醢彩?砸桓倍粤??鸢裉饷?⑾步崃荚档拇?婀适陆裘芰?翟谝黄稹M醢彩?蛭?酶熬┦︺炅焊峡纪局幸宦硇杖思艺行鲇玫陌敫倍粤?白呗淼疲?谱呗恚?葡⒙硗2健倍猿隽丝汲∩现骺脊倌獬龅纳狭?胺苫⑵欤?旆苫ⅲ?炀砘⒉厣怼倍?鸢裉饷??钟弥骺脊倌獬龅陌敫倍粤?猿隽寺硇杖思业纳狭??步崃荚怠P老仓?啵?醢彩?颖市聪铝肆?宓摹跋病弊痔?诿派希?健八?病绷倜胖?猓?⒋哟肆鞔?吕础8霉适碌恼婕偕形蘅贾ぃ??湟殉晌??帧弊治幕?毯?囊徊糠秩词遣豢煞袢系摹4送猓?魑?窦渌滋遄值摹?帧保?」艽游幢还愦笞?已д呷隙ㄎ?桓鐾ㄓ煤鹤郑??馊此亢敛挥跋焖?诿窦浔蝗嗣枪惴旱厥褂谩>科湓?颍?收呷衔??乖谟谒??毯?纳羁痰奈幕?诤????讼睬臁⒓?橹?猓?辜耐辛巳嗣亲T感氯讼彩铝???伤?啥裕?纫硭?傻拿篮米T浮
周福雄,高校教师,现居湖南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