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寒”“寒声”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语。如宋姜夔《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唐高适《燕歌行》诗:“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皎然《陇头水》诗之一:“陇头水欲望,陇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宋范仲淹《御街行》词:“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像这样一些词作中的“寒”字,今人往往认为是指“寒气、寒冷的时刻”。如现行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注“清角吹寒”云:“凄清的戍角在寒气中吹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第35页)华南师大《语文月刊》1983年第6期所载《哀时伤乱,情韵兼胜》一文对此解释为:“‘寒’字倒用,意思是在寒冷的黄昏中,清越的号角又吹响了。”二者都是以“寒”指“寒气、寒冷的黄昏”。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版)注“寒声碎”:“寒风吹着落叶发出轻微、细碎的声音。”此注显然是把“寒声”理解为寒风中的落叶声了。
《汉语大词典》对“寒声”的解释有二:(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唐朱邺《扶桑赋》诗:“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2)凄凉的声音,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4,第2104页)
比较上述释义,《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最合适的,而其他的均不妥帖。因为此之“寒”是就声音而言,是说声音凄楚苍凉:“吹寒”是说戍角吹出的声音令人感到悲怆凄凉,“寒”字所包含的情意大致相当于姜词小序中“戍角悲吟”中的“悲”;“寒声”是指听起来让人感到凄凉的声音,而不是寒风中的声音。也就是说这里的“寒”是就人的感觉而言,并不是“寒风”“寒气”。
我认为这些诗词其实都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通感。
钱钟书先生说,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通感》,《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就是指感觉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其中用表示温度感觉的词来描写声音就是常见的一种,如“歌台暖响”(唐杜牧《阿房宫赋》),“花台响彻歌声暖”(宋方千里《虞美人》),“唯有蝉声助冷语”(宋史达祖《隔浦莲》),“渺凉声、??ξ嗑??伊惴闫帧保ㄋ瘟涡兄?逗匦吕伞罚??敖抢浠苹柩薷璨小保ㄋ胃吖酃?读舸毫睢罚?U庑├?渲械摹芭?薄傲埂薄袄洹北臼潜硐执ゾ跎系奈露雀芯醯淖执剩?髡咭酝ǜ蟹椒ㄓ美疵栊刺?跎系纳?簦?苟琳叨陨?艋竦糜湓没蚱喑?纳??惺堋=?纭堆镏萋?贰⒏呤省堆喔栊小贰?ㄈ弧堵ね匪?贰⒎吨傺汀队?中小分械摹昂?闭?怯猛ǜ蟹椒ㄊ固?跤氪ゾ豕低ǎ?源ゾ跎系摹昂?弊掷疵栊刺?跎系纳?簦航?缡且浴昂?弊中春沤谴党龅纳?簦?呤适且浴昂?弊中吹蠖繁ǜ?纳?簦?ㄈ缓头吨傺驮蚍直鹗且浴昂?弊中淳??梳T诜缰械纳?艉吞?跎系穆湟兜纳?簟I?舯疚匏?胶?蚺???瞧嗲械暮沤巧??吖氐蠖返谋ǜ???呷???梳T诜缰械奈匮噬??钋锏囊堵渖??己苋菀兹萌讼氲骄?蒙?畹募枘眩??鹞露雀芯跎系暮?洌?叫盐娜舜ゾ跎系暮?猓?剐闹谐渎?似嗔埂⑵嗲小⑵嗬渲?校?敲次娜擞梦露雀芯跎系摹昂?弊掷疵栊春沤巧?⒌蠖飞?⒕??梳I?簿褪亲匀欢?坏氖铝恕U庵中捶?瓤梢允故?试煊锵缘帽鹬拢?帜苷媲小⒕咛宓乇硐殖鍪?嗽诘笔鼻榫跋碌男睦矸从?颓樾髯刺?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4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