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是的!知识是一切美德之母,唯有知识的江河才能承载起人生的理想之舟。
书籍又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我们一生都不可分离的良师益友,困惑时他给你以启发,悲哀时他给你以慰藉,得意时他给你清醒,低落时他给你力量;书籍也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化石,文明的阶梯。那么如何去读书就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塑造自己人格的重要手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就会像一块普通的石头,不经过任何打磨细雕,永远都不会有什么价值。知识的宝藏就藏匿于书籍之中,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但是,书有好书也有坏书,好书如“圣水”,坏书如“魔鬼”,圣水可净化我们的心灵,魔鬼可以使人坠入阴暗的深渊。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所以我们不仅要善于选择书籍读,要用分析的观点,吸取书中的精华,摒弃书中的糟粕,在浩瀚的书海中择善而从之,开卷未必都有益,读一些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和科技方面的书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使人受到教育和鼓舞,这样的书当然开卷必有益。但是那些格调低下,宣扬色情、暴力的书籍只会让人堕落,有百坏而无一益。学会善于选择,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切记死读,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经过思考成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并且结出丰硕的果实!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地向前,现代化的科技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要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要打得赢未来高科技战争,就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的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人生旅途中随时都应该进行的必修之课,从而让生命闪烁着睿智之光。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俱”,这是智、仁、勇的完美体现,也是理想的人格,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知识,为了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亲爱的同胞们,吾生应有涯,而知也无涯。不要再迟疑,不要再彷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激昂的学习热情,把书籍当作风帆,去探索知识的海洋,真正的成为厚德博学,有知有识有为的时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