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5年第8期 ID: 400094

  

作文备考要强化审题训练

◇ 鲁力

  通病:数年话题作文训练,养成了不少学生定式思维。每逢作文,他们便往往不假思索,信笔涂鸦,以致误将“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标题”当作话题作文的“话题”……
  后果:忽略审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十年寒窗毁一旦,纵读诗书也枉然。
  诊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处方:弄清题型,强化审题,对症下药。
  
  一、常见的命题形式及审题提示
  
  1、命题作文
  ①显性命题。
  A、单词型:如尝试、习惯。这类单一题目写作范围宽泛,写法灵活。
  B、短语型:学会怀念。这类复合型题目,审题时要确定好它的重心所在。
  ②隐性命题。如树木·森林·气候。写这类题目要审清两点:一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从这个角度看,该题目要写出它内部三个概念的相互联系(即关系型作文)。二是本义和比喻义。从本义的角度,该题目可以写“环保”这一主题;从比喻义的角度,“树木·森林·气候”又可用以喻人与环境(社会风气)。故本题目又可写成一篇社科文,且必须阐明其相互独立而又依存的关系。
  
  2、话题作文
  ①话题的宽泛性。如“诚信”,这类作文只要求所写内容在“诚信”范围之内即可,并不太受原材料情节或内容的限制。
  ②话题的选择性。如,2005年广东佛山市模题,话题:A、结网;B、结网与借网。这类作文,提供了选择范围,考生只要从中选择一项即可。
  ③话题的指向性。如,2005广东省实、华附联考题,话题:“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
  这类作文限制较为严格。首先,它既不是选写“否定”或“自我否定”,也不是选写“发展”或“自我发展”;而是写“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从材料内容上看,它带有非常明确的指向性:即材料中的前一个人善于否定自我,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后一个人全盘否定原来的经营思路、管理办法,却走入变盈为亏、资不抵债的死胡同。这一正一反的例子,暗示学生的写作必须把握住“善于自我否定才能带来发展”这条主线(其中“善于”二字尤为关键),同时,它要求写作中要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除此,从话题中的“与”字来看,这是一个“联系型”(或称“关系型”)的短语,暗示学生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手法来写,否则将顾此失彼,有失偏颇。
  
  3、材料作文
  从2005年高三一模题来看,全国好多地方的作文题都一反前几年的话题作文命题形式,而代之以材料作文。如,2005年上海市一模作文题。
  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又如,2005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题:
  古诗一首(无名氏)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这首诗用极普通的事例,说明甘与苦、好与坏、利与害……,大都相生相伴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请选择四句中的一句作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提示:副标题可自拟可不自拟。
  这就暗示我们,备考中必须注意“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在写法上的区别——
  一般而言:话题作文,大部分提供了写作范围,在选材甚至是内容的指向上不作太严格的限制,只要学生作文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可。
  而材料作文则限定了写作指向——换句话说,学生必须按材料所给的主题思路去立意甚至选材(比如前面提到的2005年上海、广州一模作文题),不能脱离材料而“天马行空”;否则,视为“跑题”。再者,在行文上,一般而言,材料作文的材料可引用(但不是全搬)到作文中去;而话题作文的材料一般不引入到作文中。
  
  4、看图作文
  例⑴2005年广东肇庆市一模作文题:漫画《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60分)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以漫画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干800字;⑤不得抄袭。
  
  例⑵2004南昌市高三二模作文题:
  鼠标变成了一只大老鼠,而人却变成了鼠标,被老鼠操纵着。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种现象,请以“人与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看图作文:
  A、细心观察画面中的各个细节,再联系画面的构思意图,悟出其中的真谛。
  B、注意画面中的对白、文字提示(包括标题),它将使你茅塞顿开。
  C、不要忽略写作提示与要求,它往往会使你从蛛丝马迹中获得启示。
  5、续写
  通常是提供一小段开头,让学生顺着思路写下去。
  如,2005年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三模拟题:
  以“和”为贵。“和”,原意为相应,引申为和谐,特别是多种不同事物间的和谐统一。孔子也主张“和而不同”,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并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强调社会的整体和谐。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更是明确地把“和”视为全部社会制度的价值旨归。孟子重视“人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由此可见,作为儒家思想核心之一的“和”,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建功立业,还是维持社会的整体和谐诸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续写……)
  最后强调两点:
  一是要强化几类隐蔽性作文题的训练。如,①以古诗或新诗的形式出现的命题;②以寓言形式(包括中外文言寓言、现代寓言)出现的命题。
  二是要强化“关系型”(如“移山与移人”“和而不同”)这类文题的训练。
  总之,考场作文,审题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训练学会区别不同形式的作文命题,从而采取相应的写作措施,以达到“准确”之目的。
  
  二、审题训练:作文模拟试题选编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市有一家颇有名气的“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六年前负债80多万元,现在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发展为拥有19家企业、固定资产近亿元的集团,该公司总经理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谈到公司的发展历程,总经理深有体会地说:“要勇于否定自己。”但是离此家公司不远的另一家本来经营得相当不错的公司,由于全盘否定了原来的经营思路、管理办法,却变盈为亏,资不抵债,曾显赫一时的总经理如今举债度日,风光不再。看来,有时候否定自己可以走出一片新天地,有时候否定自己却可能走进一条死胡同。
  请以“自我否定与自我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悉,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情操,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你一定遇到过(自己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也有人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借网。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有道理。每个人都会“羡鱼”,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愿望,每个人实现愿望的方法也不同。你实现愿望的手段是什么呢?你认为是“结网”(自己实干)或“借网”(借鉴他人的方法、经验和力量等)好呢,还是“结网与借网”更好呢?
  请你从下列话题中选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结网。②借网。③结网与借网。[只能选其中的一个]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前有个老太太供养了一位修行人,为他盖一座茅屋,二十年来,每天送饭给他吃。有一天,老太太想测验他修行的成果,便派了一位美女去送饭,并且吩咐美女坐在修行人的腿上唱歌,看他有什么反应。那美女照做了,还抛了不少媚眼,动了很多手脚,但修行人却不为所动,只说了一句:“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意为自己就是“寒岩”一心向神,自认为没有自我就是最高境界。
  老太太一听,非常生气,就放火把茅屋烧了。在老太太看来,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做行尸走肉,并不是失去做人的热情,更不能失去自己。上帝只帮助自己挽救自己的人,看不到自己的血性,怎么可以看到神的红光呢?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静下来,洞察过自己的内心?可曾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轻轻地念着自己的名字?请以“内心的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5、心是一扇无形的窗,有的人紧紧关闭,有的人半虚半掩,有的人全然敞开,于是心灵世界就有了不同的色彩,人生的舞台上便演绎出各不相同的故事。
  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请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社会角色不同的人,一个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一个是政绩卓著的官员,一个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不幸人到中年,三人都得了绝症。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刻,那企业家对妻子说:要是还有来世,我一定天天陪你上街;那官员对儿子说:要是还有来世,我要带你走遍世界;那作家对父母说:要是还有来世,我会天天陪你们晒太阳。
  每个人都渴望事业成功,每个人也都离不开亲情,对事业与亲情,你怎么看待?请以“事业与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尼采亦曾作诗谈“处世之道”:“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显得最美好。”这是一种追求“半”的人生哲学。但是,生活中追求“全”的也大有人在。
  请以“半与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9、以“学会怀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三、综述
  
  固然,写好考场作文、提高应试能力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阅读积累、写作技巧以及思维方式等等。但是,作为高三复习备考来说,它需要“短平快”。因此,在众多提高应试能力的因素中,弄清题型、强化审题、对症下药乃第一要素。

作文备考要强化审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