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十个年头。十年里我亲手送走了一千多名毕业生,其中好多升入了名牌重点院校,已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但也遗憾的是有的同学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甚至找工作都成了困难。面对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我总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有人说是智力的差别,但是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千个人中智力突出的只有三个人,智力有障碍的也只有三个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智力没有太大差别。笔者认为因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习惯的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行动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的确,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平静地说:“在幼儿园,我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科学家的回答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美国的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在他79岁的时候为自己写了一本自传,其中花了整整15页来记述他年轻时侯培养的13个良好习惯,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源于对习惯的控制。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如果这些还不能足以证明习惯重要性的话。大家请看一项研究。
1995年,有人对148名杰出青年作了调查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杰出,良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调查发现这些青年在中小学读书时大多数会抵制住游戏的诱惑,“坚持认真完成作业”;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经常制止他人的不良行为”。有趣的是几乎在对这些杰出青年调研的同时,一篇极有震撼力的调研报告,公布了对115名死刑犯青年犯罪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115名死刑犯基本从小都有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集体观念淡漠等不良表现,“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不是偶然,他们日积月累的诸多不良习惯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悲剧之源。
习惯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的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则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可以思考,什么忘不掉呢?习惯忘不掉。由此看来培养习惯就是很好的教育。而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概括更精炼:“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
面对习惯的重要性,我们班主任必须承担起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是百年大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然而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呢?笔者有四个方面的体会。
1.重习惯,明是非。
有人说人生有两种悲剧,一是错了而不知道错了,二是知道错了而不能改。习惯从早到晚,无处不在,究竟孰是孰非?班主任首先应该给学生一双慧眼,把这纷繁复杂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要让学生明白对错,知道哪些习惯要培养,哪些习惯要改正。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
2.立规范,严要求。
《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家规、班规、校规都是礼,都是促使学生养成习惯的好方法。但是制定规范要注意全体性,科学性。我们要通过师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构建起管理育人的习惯体系。在规范的强有力的约束下,必然有助于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3.勤训练,不间断。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持之以恒。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要求他的弟子,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向后甩来锻炼身体,每天做三百下。结果一年后只有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他就是希腊的另一个哲学家柏拉图。由此可见,成功贵在坚持。培养好的习惯需要有说了算,定了干,言必行,行必果,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坚持到底的精神。
4.抓细微,创氛围。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认为培养习惯应该从身边的细微之处入手。著名教育家孙云晓、魏书生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学生习惯的。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做就做到底,最终成大事。魏书生每天坚持跑三千米,三十一年不生病;每天写日记,出十八本专著,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氛围,也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他能让好的行为及时得到支持和欣赏,让不良行为受到批评和反对。我在管理中,对早操、卫生、预习.听课,记笔记,作业等,点点滴滴,始终要求学生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去做,并通过橱窗、板报、班会、团活动、评优选模等等多种方式,树正气,指方向。班级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固染不可不慎也。”他把教育比做了染丝,的确如此,不同的教育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班主任老师任重而道远。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我相信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明智而慎重,科学而执著,从根本上入手,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一定能为学生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础。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