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3157

[ 曹丽华 文选 ]   

作文方略

◇ 曹丽华

  
  作文方略之语言表达 淡妆浓抹总相宜  曹丽华
  一定量的阅读和适当的练笔是语言积累的保证,并要在读与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风。语言是一篇作文的血肉,丰满与否,直接关乎评分等第。对于考场作文,我们不妨有意识、有策略地去打造雕琢一番,使之更靓丽、更传神、更耐读。历年的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其语言大致具备以下几个特色:
  
  一、修辞铺陈
  
  语言要生动形象,离不开修辞的粉饰,如排比造势、比喻形象、对偶灵动、拟人活泼,另外还有设问、夸张、引用等。将各种修辞格整合运用,在叙事、抒情、论说上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语段摇曳生姿。富有张力。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这组句子采用“引用+排比”的组合方式,连用六个熟知的诗句串起“我爱”,极尽铺陈之势,增强了语言的音韵感,同时又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化素养。
  
  二、骈散相间
  
  将骈句和散句结合起来,可以使语段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并有一种结构上的参差之美。
  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缓缓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选自2007年嘉兴市满分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
  此段散句和骈句错综相间。将秀丽的江南抒写得如诗如画。这种长句和短句的整合运用,本身就有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读来琅琅上口。
  
  三、文气盎然
  
  如果能在数百字的文章中彰显出你与众不同的才学,定能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有时小小的一段文字,即能让文气顿生,斐然全篇。譬如下面的语段,在一组句子内聚集了多位名人,如果不是平时的勤阅读、善积累,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功力的。
  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
  ——选自《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这犹如一个名家的沙龙,在将各位名人信手拈来、如数家珍的同时,作者的文气也就自然凸显出来了。
  
  四、句式独创
  
  要掌握一些独创的富有表现力的句式,譬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更不用说……单是……。
  雄鹰之所以能振翅高飞,是由于它的羽毛丰满了,翅膀硬了,是因为它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当羽翼渐渐丰满时更要经受磨砺。
  ——选自2008年桂林市满分作文《当羽翼渐渐丰满的时候》
  “之所以……是由于……是因为……由此可见……”这样的句式看似常见,但运用起来能够使语意流畅,逻辑严密,行文如水。
  除了采用常式句,还可以用变式句。如能恰当准确运用,能使语言产生新鲜生动的奇特效果。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选自孙犁《荷花淀》
  这是主谓倒置,谓语前移,突出了水生嫂的细心和对丈夫的关注。在这里,谓语所传达的信息成为最主要、最突出的,引人注意。
  
  五、引用出新
  
  对于一些名言诗句,我们不仅可以直接引用,还可以别出心裁地进行化用、拆引,更高人一筹。化用,其实很多古代文人就用过,比如杜甫曾写过“一片飞花剪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诗句,宋代的秦观由此化出一句“飞红万点愁如海”,伤春的意境更甚杜诗人。简单来说,化用就是模仿创造。
  再如拆引:
  陶渊明向往自然,他是一只“羁鸟”,但深“恋旧林”;他是一条“池鱼”,但常“思故渊”。辞官回家后,他终于有了一种“复得返自然”的快乐。
  这组句子拆卸并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使得文章灵动多姿、韵味无穷,同时也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六、哲思点睛
  
  寥寥数笔的哲理之语可以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一种隽永的生命力,这些点睛之笔,是任何一篇考场作文所不可或缺的。它们可以处在主体段落的结尾,也可以处在文章的篇末,起着卒章显志的作用。
  真的,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我坚信,那把土在,梦就在!
  ——选自2008年江西省满分卷《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带着微笑出发,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选自2008年日照市满分卷《依然飞翔》
  这两句收束全文,充满哲思,让人因之唇齿生香,回味无穷。行文中点缀一些具有思辨色彩的语句,能提升作文的层次,使其更有厚度,有味道。
  无论是修辞铺陈、骈散相间的“浓妆”,还是引用出新、哲思点睛的“淡抹”,只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其中的几种技法,定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或绚烂多姿或隽永悠远。在考场上“出彩”夺胜。
  
  作文方略之小标题的运用 明眸善睐 顾盼生辉  曹丽华
  要在作文的方寸之地拔得头筹,就需要在内容、语言、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少作文满分是得益于形式上的独创新颖,小标题的点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小标题的拟用应当简洁凝练,活泼生动。要求字数相当、结构相近、修辞一致,各板块间要相互协调、互为照应。在内容的组合上或先后,或层递,或主次,都需要认真考虑定夺。小标题的个数应以二至四个为宜,做到明眸善睐,顾盼生辉。
  关键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标题拟定,二是板块组接。
  
  一、标题拟用技法
  
  1.意象寄寓法
  这种方法简洁方便,段落主旨一目了然。如2007年嘉兴市满分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作者先总写秀丽的江南风光,然后择取江南特有三种景物作为主体段落的小标题,以“小桥”“流水”“人家”依次展开描绘。文章结构新颖别致,富有诗意。
  再如安徽省满分作文《我们的心近了》,以一句“蓦然回首,我看到了三个不竭的灵魂”总起全文,随即以“雅菊”“静水”“烈火”的意象串联起三位历史人物(陶渊明、鲁迅、梵·高)、三个心情故事、三种精神追求。文章的形式设计简洁而丰富,并凸显了主题。
  
  2.镜头组合法
  可以用第X幕表示,或是用“一、二、三”排列,也可以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如2006年江西省满分作文《漫谈亮点画廊》,将当时的社会热点巧妙地组接在一起,连缀成篇。小标题分列为“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尾声”,分别聚焦奥运福娃、千手观音舞蹈、“神六”三道独特的中国风景。文章立意高远。首尾呼应。
  再如2008年成都市满分作文《震撼心灵的跪拜》,从不同角度精心选择了三幅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串联起来。“废墟之下的跪拜”“军人的跪拜”“老者的跪拜”,分别歌颂了母亲、子弟兵和人民。
  
  3.修辞渲染法
  这种修辞式小标题新颖贴切,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运用常见的已熟练掌握的 修辞手法美化标题。如2008年江西省满分作文《有时,我也想说“我爱你们”》,小标题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友情如树”,全文层次分明,真挚感人。
  
  4.日记连缀法
  2008年永州市满分作文《我的收藏》挑选了2008年6月2日和2008年6月17日两天的日记连缀成文,分别从家庭和学校两个侧面表现了自己收藏父爱、母爱、友情的幸福和喜悦,全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切自然。
  
  5.诗词串联法
  古典诗词韵味隽永、含意丰厚,以此作为小标题。自有一番独特的风韵。但这难度较大,需要我们从深厚的积累中择取恰当的诗句,来贴合文段的内容或主旨。2005年安徽省满分作文《练字的故事》把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拆为四个小标题。“春眠不觉晓”写起早刻苦练字;“处处闻啼鸟”写练字对自我的熏陶;“夜来风雨声”写对书法的痴迷;“花落知多少”升华主题,照应前文。文章结构精巧,富有文采。
  
  二、板块布局思路
  
  仅有一个靓丽的标题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各个内容板块间的整合与衔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布局方法。
  
  1.并列式
  适合于几个板块间主题相同但内容没有关联的文章。例如2005年南通市满分作文《缤纷的芳香》,通过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来譬喻四位历史人物一岳飞、屈原、李白、鲁迅,把花的内涵与人物事迹结合起来。“红·康乃馨”“白·菊花”“青·青莲”“黑·玫瑰”四个小标题紧扣主旨展开,诠释了生命重在过程的主题。
  
  2.时空式
  可以以时间先后或空间变化为线索展开小标题的铺设,使行文更加紧凑合理。如2007年长沙市满分作文《我想化作一朵流浪的云》,作者跨越时空,展开丰富的想象,选取了三个精彩片段:“汨罗江畔”偶遇屈原、“乌江边上”缅怀项羽、“南山之下”敬仰陶渊明,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三串不绝的风铃。
  
  3.层递式
  按照作者的情感变化或情节发展来安排各个板块,使得结构紧密,行文流畅。如2005年湖北省满分作文《真诚浇开友谊花》,用三个小标题“相遇”“相处”“相知”叙说心路历程,写出了友谊的种子从落进心田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的过程。全文层层推进,简洁大气。
  采用小标题连缀成文的形式,可以起到主体饱满、结构明晰的效果,但标题的拟就要根据内容和中心推陈出新,一定要精心推敲。全文的结构开篇要注意点题。或要有凝练的总起句;中间一线串珠或逐层铺开,主体段力求细节生动或论说透彻,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和照应;篇末要照应开头或总结升华。平时应当反复操练,努力让小标题成为考场作文的亮点,达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