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一经接触便爱不释手。张洁的《我的四季》有这样的魔力。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隽永的文笔里有她的,不,也是我们的生命!
好文章要叙述人生的独特经历。
作者开宗明义:生命如四季。于是“四季”就成了阐释生命的依托,认知生命的载体。那么文章谈了哪些生命的意义呢?既然“生命如四季”,因而“生命”的四季特征是不可少的。春季的耕耘与播种,夏季的浇水,秋季的收获,冬季的闲暇。这是一般人的“四季”;也是张洁的“四季”.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完全相同的人生。张洁也不例外,她的人生有着自己色彩的特质:她耕种的是“不毛之地”;她所拥有的土地,并非旱涝保收,而是“要么干旱少雨,要么”冰雹“连连;再看她所收获的不是颗粒饱满的庄稼,而是”干瘪的谷粒“;冬天她没有”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而是检点一年来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好文章要有独到的人生体验与感悟。
我们读张洁的文章,随处可以发现她的”这一个“来。
她说:”我绝不企望找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她说:”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诸如此类的内容俯拾皆是。你我会从各自不同的人生中做不同的解读,这是优秀作品的张力。
好文章不排斥精美的语言,相反,深厚的语言功力和表达技巧使得文章内容更为生色。聊举几例说明。
形象的比喻。”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很生动贴切的表现了生命之春的单薄和吃力。
”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盛它的容器。“则有力的表现了光有热情与闯劲是不够的,还应有人生之标的。
对比的鲜明。”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两相比较,谁富有谁贫穷,一目了然。”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形下,要做生活的强者。
新奇的联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祈求得不到的事情是什么情形?那你就体验一下”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的结果吧。借助联想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明白。
整齐协调的句式。”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语气连贯,语势如江河水流。
总之,《我的四季》以洗练的文笔,凭深刻的生活体验,告诉读者,生命四季的崎岖。要把握好每个人的生命四季,不能重复的人生四季,你我必须全力以赴,不留生命的遗憾。
附原文:
我的四季
张洁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到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拚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找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绝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的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换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的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受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为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着窗子,看飘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数点那光秃的树枝上的寒鸦?不,我还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 心安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但我还是有事情好做,我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人们无聊的时候,不妨读来解闷;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演绎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数人将会理解,他们将公正地判断我曾做过的一切。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