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二百里,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③。是炎帝之少女④,名曰女娃。女精卫填海雕塑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⑤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译文:
(有一座叫)发鸠的山,它的上面(有)很多柘树。在它(上面)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有)花纹的头,白色的喙(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名字自己叫(出来的);(传说)这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就不能返回(了),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到东海(里)。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精卫填海-课文内容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海经常泛滥,淹没了许多田地与村庄。
有一次,炎帝的小女儿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
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投进大海里。
大海说:“小鸟儿,你就是干上一百年,也别想填平我。”精卫说:“哪怕干上一万年,我也要把你填平!”大海愤怒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精卫坚定地回答:“为了不让你再夺去别人的生命。”说完,精卫张开翅膀,又向西山飞去。
后来,精卫的子子孙孙都非常勇敢,不管风浪多大,仍旧日日夜夜地填海。